第三百一十一章 拒绝(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anxiang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第三百一十一章 拒绝

沛国相袁忠字伯信,今年四十有九即将满五旬,身量高挑,五官端正,三绺长须飘在胸前,甚有威仪。其乃袁绍、袁术从兄,亦是山阳太守袁遗的从兄,汉代素重家族,即使相隔十代二十代,彼此犹呼为从兄弟。袁忠和袁绍、袁术的关系虽然没有到十代、二十代那种夸张的地步,却也出了三代,与袁遗关系则更加偏远。

袁忠少有清行,享誉汝南,及长,游太学,拜“天下楷模”李膺为师。其后第一次党锢之祸爆发,时李膺为司隶校尉,袁忠则为司隶校尉佐吏,两人又有师徒关系,自然受到牵连,被关押在黄门北寺牢狱内。

当时狱吏受到宦官指使,企图将士人屈打成招,一连数日连施大刑,一室数十人无不伤痕累累,奄奄一息。狱吏心中毫无怜悯,越日欲再展yin威,袁忠和汝南乡人、党人领袖“八顾” 范滂范孟博共同行出,争着接受酷刑,由是名气大增。

后来,汉桓帝派中常侍王甫按次序审问,诸人手、足、颈都被锁上木制刑具,用囊蒙头,暴晒在阶下受刑。中常侍王甫趾高气昂的质问诸人不惟忠国,而共造部党,自相褒举,评论朝廷,虚构无端,诸所谋结,并欲何为?袁忠又与范滂越众而上,同王甫激辩,忠毅勃发,慷慨陈词,闻者没有不改变容色的,王甫只得给他们解开桎梏。

消息传出,袁忠一跃成为天下皆闻的名士。不久,窦太后父亲、名列三君的窦武及士人经过多方奔走,终于说动汉桓帝,改元永康,大赦天下,党人得到释放。

如果说第一次党锢之祸是毛毛雨,那第二次党锢之祸就是暴风雨,李膺、范滂、杜密、翟超、刘儒、荀翌、虞放等百余人,被下狱处死,各地陆续被逮捕、杀死、流徙、囚禁的士人足有六、七百名。时汝南袁氏内有中常侍袁赦,外有袁逢、袁隗,袁忠依托家族庇护,总算逃过一劫,中平元年黄巾暴*,朝廷解除党禁,袁忠才得以重新出山。

袁忠即是李膺的门生又是故吏,按理说应该投效李膺爱婿兼继承人袁绍才是,可惜有些事不是个人能够决定的,他这一脉,与袁术系牵连甚深,更何况,天下州郡,以袁术讨董最积极,无论于私于公,于家于国,他都要站在袁术这一方。

当袁忠得报曹操、周喁将数万众突然南下,攻克北方公丘县,登时呆立当场,瞪目结舌。他不是没有想过对方在孙坚离境讨董时偷袭豫州,不过这个想法刚刚生出就被他驱逐出脑海。孙坚奋身击贼,进展顺利,天下瞩目,有识之士莫不拍手称快,言天子有救、汉室可兴,他不信袁绍、曹操敢在这时候冒天下之大不韪入侵豫州、沛国。

然而事实证明,袁忠猜错了,袁绍、曹操真的敢……

“袁绍、曹操、周喁,竖子、竖子……”袁忠气得浑身发抖,来回踱步,咬牙大骂道:“汝等妄为,就不怕天下非议,身负恶名,就不惧青史问罪,流于后世?……”

一旁功曹桓邵忧心忡忡道:“曹操、周喁来势汹汹,相县仅孤军数千,恐难相抗,府君宜早作打算。”桓姓为沛国大姓,本齐人,桓公之后,以谥命氏,迁于龙亢,六世积累,乃出桓荣。桓荣字春卿,是东汉初大儒,被光武帝赏识,为汉明帝之师。因桓荣一生都在专研《欧阳尚书》,后人遂以为家学,百余年来,与弘农杨氏一东一西,并以善治《欧阳尚书》知名。桓邵少好学,苦修家学,终有所成,是沛国首屈一指的名士。唯袁忠这种身具党人身份,兼有高名的人才能请出他来。

袁忠面色急剧变化,两军对垒可不是他的专长。

桓邵建议道:“府君,对方势大,依我之见,不如暂时退入汝南。汝南地广人多,兵力雄厚,且西临荆楚,袁荆州得知消息后,必会第一时间派出援军……”

袁忠踌躇着道:“临敌逃难,恐有伤名声。”

“不然。”桓邵摇摇头道:“孙使君将州内精锐抽调一空,郡中只剩老病弱卒,此时据守相县,至多抵抗数日,于事无补。曹操者,赘阉遗丑之流、慓狡锋协之辈,素无恩义,府君万一落入其手,后果难料。”

“曹儿莫非还敢杀我不成?”袁忠说是这么说,心中却已动摇。

顷之,沛县、丰城,杼秋、萧县失陷的消息接连传来,曹军探骑一度突至城下,相县震怖,民皆颤抖,兵无战心。日落后,袁忠悄悄带数十人出南门,逃往汝南。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