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anxiang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1. 儿童的过去与未来
心理观察:陌生情境实验
1.1 别扭的孩子
孩子4岁了,我和丈夫商量打算送孩子去小区里的幼儿园。www.Pinwenba.com孩子一开始很兴奋,因为幼儿园里有很多的小朋友。结果等手续都办完了,我打算走的时候,小家伙却不合作了,哇哇大哭,不愿意单独留在幼儿园。他似乎以为我是会陪着他的。
看着孩子哭的眼睛都红了,我非常的心疼,不过迟早都会有着一天的,也许过几天等他习惯了就会好一点。我狠心的把孩子交给了幼儿园的老师,然后去了公司。接下来,我一整天都不太放心,总担心着孩子,于是一下班后,我立马就离开了公司。
当我接到孩子的时候,孩子似乎好了,没有再向我哭诉。不过却板着一张小脸,不愿意与我亲近。这个别扭的小孩,该不会是生我的气了吧!
很多的家长在第一次送孩子上学的时候,都会出现类似的状况。家长们也许都能记住第一次送孩子上学的情形,但是却很少能够没有意识到,其实孩子的这种表现是孩子对父母依恋的一种表现,而孩子对父母的依恋类型也各有差别。
曾经就有一个研究母婴关系的心理学家对儿童的依恋进行了研究,并把儿童的依恋类型分成了4种,且提出了不同依恋类型的孩子在以后离开父母,进入一个新环境之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不一样的观点。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她的这个实验,顺便借鉴一下方法,看看自己的孩子是一种什么样的依恋类型,又是什么影响着孩子的依恋类型。
1.2 心理实验:母亲离开后
毕业多伦多大学的美国发展心理学学家Mary Ainsworth对儿童依恋有很深的研究。她对依恋的研究实验称为陌生情境实验,陌生情境实验为如何测量儿童依恋提供了一个方法,且这种方法至今仍是这一领域的标准程序。
这个实验在一个有一面单向玻璃的小房间里进行,通过单向玻璃,实验者可以观察婴儿的行为与反应。实验所选的婴儿年龄介乎12个月和18个月。
实验进行一共分为7幕,每一幕大约3分钟。
第1幕,实验者将婴儿和抚养者安排在实验的房间里,随后离开。抚养者让婴儿单独探索房间,什么都不做。第2幕,进来一个陌生人,前一分钟什么都不说,之后开始和抚养者说话。再过一分钟,陌生人开始接近婴儿。第3幕,抚养者尽量小心地离开房间,房间里只有婴儿和陌生人。第4幕,抚养者回来安抚婴儿,陌生人离开。第5幕,抚养者离开,让婴儿一个人单独留在房间里。第6幕,陌生人进来,开始和婴儿玩。第7幕,抚养者回来,陌生人离开。
实验者所要观察的是着整个过程中婴儿的反应。
通过对很多婴儿进行该实验,Ainsworth根据抚养者回来之后孩子的反应。分析得出三种不同的依恋风格。即安全型、回避型与抗拒型。而且Ainsworth还对各个依恋类型进行了评定。
她认为安全型依恋的婴儿对母亲的依恋很有安全感,在抚养者离开的时候会有些沮丧,但当他们回来的时候就会很开心而且可以很快平静。而且进一步的研究显示70%的婴儿属于这个类型。
回避型依恋的孩子对抚养者没什么兴趣,虽但当抚养者离开房间的时候会大哭。但是当抚养者回来的时候他们会转过身哭着爬开,躲避。大约20%的婴儿属于这种类型。
抗拒型依恋的婴儿最不愿意离开抚养者去探索新环境,抚养者离开时他们会大哭,抚养者回来并想靠近婴儿的时候,他们又开始抗拒。大约10%的婴儿属于这种类型。
后来的研究又指出了另一种不安全依恋类型,即混合型,他们没有固定的模式,看起来总是害怕抚养者,并对其感到迷惑。
1.3 实验结论:儿童一共有四种依恋类型
实验者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相关结论。
结论:儿童的依恋类型可以分成4种。
陌生情境实验是儿童依恋研究中非常著名的一个实验,在这个实验之后,有很多的学者展开了对儿童依恋的研究。他们提出只有第一种依恋类型是积极的,而儿童的依恋类型越积极,长大后就越容易成功的离开抚养者,进入社会。对新环境能更快地适应过来。
1.4 教育策略:了解孩子的依恋类型,帮助孩子适应陌生环境
从实验所得结论和后人展开的研究所提出的观点中,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启示:了解孩子的依恋类型,帮助孩子适应陌生环境。
不同的依恋类型,在于父母分离进入到陌生环境后出现的反应会不一样,因此对待不同依恋类型的孩子也应该以不同的方式让孩子尽快的适应陌生环境。
孩子始终有一天会离开父母,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生活,如果不能很好的适应陌生的环境,那么在他们年幼的时候则会对他们的身心成长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当他们年长的时候,则会影响他们适应社会生活。
因此对于父母来说,应该了解一下孩子的依恋类型。至于怎样了解,大可以借鉴实验中的陌生情境法,通过孩子的反应来判断孩子属于哪一种依恋类型。但在生活中,这一点被很多父母忽视了。
当了解到孩子的依恋类型后,就应该以不同的方式对待孩子。安全型的孩子还好,家长可以依然按照以前的方式对待孩子,不用担心孩子的适应问题。对于后几种类型的孩子,父母则需要更多的耐心,给孩子更多的关爱。
对于幼儿园,小学老师们来说,也需要因孩子不同的依恋类型区别对待,应适当的给后三种类型的孩子更多的关注,让他们尽快的适应学校生活。
2. 你的孩子能为成功而等待吗
心理观察:延迟满足实验
2.1 经不起诱惑,存不住钱
我有一个小我9岁的弟弟,他9岁多的时候,特别想要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可是他自己没有钱,所以只能时不时的在心里头想想。
我建议他把压岁钱存起来,存两年后,再用来买自行车,如果两年后还欠的话,那么剩下的我来支付(那时候,我们压岁钱少,过一次年也就领一百左右)。
弟弟觉得这个想法很诱人,于是也同意了,但事实却是他一直没有成功的实行这个买自行车的计划。原因就是,他总经不起诱惑,拿着压岁钱买这买那,尤其是各种零食和玩具。因此,他一直没有存下买自行车的钱,只能说我弟这个人太不能为成功而忍耐了。
不知道,你们家的小孩会不会这样?其实从心理学研究来说,这是个体一种非常重要的成功品质,称为延迟满足能力。因为只有能够忍住眼前的小利,把眼光放在长远的利益上,才能收获更大的成功,不在小成功面前止步。
那么如何来测量孩子的这种特性呢,又是怎样的出这种品质与成功相关呢?我们来看看心理学家是怎么做的。
2.2 心理实验:一颗糖果与两颗糖果
Walter Mischel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系的教授,不过他曾经有一段时间是在斯坦福大学。他在心理学上的贡献大多是在人格心理学领域。他在研究人的认知和情感的自我控制能力的时候,对儿童是否能够面对在面对诱惑时,进行自我控制,放弃及时满足产生了兴趣。于是他在斯坦福大学的时候策划组织了一个非常经典的实验——延迟满足实验,这个实验有时候也被称为棉花糖实验或果汁软糖实验。
实验在美国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基地内进行的,房间里有一面是单向玻璃,实验者可以通过单向玻璃观察儿童的行为。实验对象是一群4岁大的孩子。
实验人员给每个4岁的孩子一颗好吃的软糖,然后告诉孩子们可以吃糖,但是如果马上吃掉的话,那么只能吃一颗软糖;而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的话,就能吃到两颗。然后,实验人员离开,留下孩子和极具诱惑的软糖。
实验人员通过单面镜对实验室中的幼儿进行观察后发现:有些孩子急不可待的把软糖吃掉了;还有的只等了一会儿就不耐烦了,然后迫不及待地吃掉了软糖。这两类都是属于“不等者”。
有些孩子却很有耐心,能耐得住性子,他们还想出各种办法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一克制自己的欲望,并借此拖延时间,比如闭上眼睛不看糖、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或自言自语、或唱歌、讲故事……最后他们顺利的等待了20分钟,成功的吃到了两颗软糖。他们属于“延迟者”。
试验到这里还没有完,这里还只是初步的显现了孩子在延迟满足上是有差异的。延迟满足其实就是指个体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主动放弃及时满足的抉择取向。其实是一种自我控制。
实验者们在孩子们成了青少年时进行了进一步追踪考察。对他们的家长和教师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不等者”的个性更多地显示出孤僻、易固执、易受挫、优柔寡断的倾向;“延迟者”则大部分成为了适应性强、具有冒险精神、受人欢迎、自信、独立的少年。两者在学业能力上相比较,“延迟者”比“不等者”在数学和语文成绩上平均高出20分。
而后又经过多年的追踪观察,研究人员发现有耐心的孩子在事业上更为出色。也就是说延迟满足能力越强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
2.3 实验结论:迟满足能力越强的孩子,越容易取得成功。
从实验中,实验者得出结论:
结论一: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是有区别的。
结论二:对孩子延迟满足能力的测定可以预测孩子以后在学习、事业等方面的表现。一般延迟满足能力越强的孩子,越容易取得成功。
2.4 教育策略: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
从实验中我们知道了测量孩子延迟满足能力的方法,也知道了这种能力跟成功有很大的相关。
因此,家长可以适当的培养孩子延迟满足能力,为孩子培养一个重要的成功品质。首先通过实验家长们已经知道了如何测量孩子是否会延迟满足,因此从家长们可以依据方法先看一下自己的孩子延迟满足能力怎么样。
通过了解之后,家长们可以通过类似的方法,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
其实,生活中,很多家长都会忽视孩子一些品质的培养,而把关心的范围放在一些更为表面的东西上,比如说孩子的学习成绩,身体健康等。不过,这并不是说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只是家长需要扩大一下关心的范围,关注一下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
3. 孩子的恐惧是有原因的
心理观察:情绪化的小艾尔伯特
3.1 没有莫名其妙的害怕
我有一个朋友,睡觉的时候总是要开着一盏灯,因为她很害怕黑暗。她说只要一关灯,就觉得黑暗中会出现什么。有一次,我调侃她:“会出现什么?难道说是鬼?”结果她讪讪的回答:“大概吧!”她说,小时候非常喜欢看鬼片,很多鬼片里都说鬼有一个特征,那就是怕光。因此朋友之所以开着一盏灯,就是想要吓退黑暗中的鬼。
这是一种很无厘头的恐惧,但是它确确实实是存在一定原因的。因为鬼片的关系,朋友怕鬼,而鬼又隐藏在黑暗中,害怕见光,所以朋友才会害怕黑暗,总是要留一盏灯,留一束光。
生活中,家长们可以在儿童身上发现一些类似的古怪情绪,比如说会莫名其妙的害怕一种东西或者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人。而事实上所害怕的东西并不值得害怕,它们的威胁性很低。
有的家长觉得疑惑,有的家长感叹孩子没有出息,但事实是所有的情绪都有一定的原因。而孩子身上的这些情绪又是怎么来的呢,有没有什么方法让它消失?
3.2 心理实验:情绪化的小艾尔伯特
俄国的生理学家提出了经典条件反射理论,这个理论也被普遍的用在心理学中。经典条件反射理论认为,将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同时呈现,多次强化,最终将形成条件反射。
根据经典条件反射理论,行为心理学家猜测人们对那些威胁性极低的事物的恐惧可能跟引起恐惧的非条件刺激相关,是两者同时强化的结果。
为了验证这一猜想的正确性,行为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华生设计了一个实验。
华生他们选择的被试艾尔伯特· B 是一名 9 个月大的孤儿,从出生起就一直待在医院里。艾尔伯特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很健康。实验前,实验者在艾尔伯特面前呈现白鼠、猴子、狗、有头发和没头发的面具以及白色羊绒棉等带毛的东西。观察艾尔伯特对这些刺激的反应,结果发现艾尔伯特对许多动物和物体都很感兴趣,愿意接近它们,并不时触摸它们,行为反应中没表现出丝毫的恐惧。
实验者又在艾尔伯特的身后用锤子敲一根 1.2 米长的铁棒。这种突然出现的巨大声响,让艾尔伯特反射性的极度害怕哭泣起来。
实验时,研究者让白鼠与敲击铁棒的声音一起出现。每次只要白鼠出现,实验者就在艾尔伯特身后敲击铁棒,弄出巨大的、令艾尔伯特产恐惧的声响。华生他们发现白鼠和敲击铁棒的声响一起出现3次后,只是光出现白鼠就会令小艾尔伯特产生害怕恐惧的情绪,与逃避的防御行为。
一周后再次进行同样的程序,结果同时出现7次后,小艾尔伯特对单独出现的白鼠已经达到了极度的恐惧。看到白鼠就会大哭着努力爬开,把自己藏起来。而且这种恐惧泛化了,单独给艾尔伯特呈现一些与白鼠相似的动物,也会引起艾尔伯特的恐惧防御反应,他会大哭着爬走。艾尔伯特对实验人员呈现在眼前的狗、白色皮毛大衣、一袋棉花和华生头上的灰白头发等都感到恐惧,产生了逃避。
3.3 实验结论:恐惧可以由条件反射形成
通过实验结果,华生等行为心理学家的出了结论。
结论:引起人们恐惧的非条件刺激能够强化一些条件刺激,引起人们的恐惧条件反射。
华生的实验很成功,成功的证明了他的猜想,但是这个实验受到舆论的批评,因为他用人来进行实验,并且对实验被试产生了伤害,违背了实验的伦理道德。
3.4 教育策略:怎么看待孩子的古怪情绪?
从实验中,我们知道,当一些引起情绪的非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多次一起出现的时候,就容易引起个体对那个条件刺激的情绪性条件反射。因此,面对孩子的一些古怪情绪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1)尝试找到孩子情绪形成的原因。
有些家长面对孩子奇怪的情绪(如说看到毛绒绒的东西就会害怕),想要让孩子改变一下,但是又找不到办法。甚至有时候因为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绪而责怪孩子。
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作为家长,应该做的是帮助孩子克服一些不良情绪,成为孩子的支持力量。而要克服这些不良情绪,首先就要找找情绪的来源。接着对症下药,慢慢的,一小步一小步的克服这种不良情绪。如果孩子克服不了,且这种情绪也不会对孩子造成多大的影响,那么家长就应该适当的宽容一点,并且成为孩子的支持,在适当的时候宽慰孩子的情绪。
(2)不要人为性的让孩子建立对某些东西的恐惧。
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听话,故意把某些事情歪曲,以吓住孩子,达到让孩子听话的目的。这样有可能让孩子对某些东西形成心理阴影,不利于孩子成长。
所以,家长们最好不要使用这种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以沟通的方式,让孩子理解你的心情,虽然会麻烦一点,但是却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4. 孩子也会隐藏情绪
心理观察:情绪表现规则实验
4.1 小小孩子,竟是“两面派”
梁老师的烦恼:今天班里一个学生的家长给我打电话,说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受欺负了,并责怪我没有管理好学生,让她的孩子受到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