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唐将甘赴死(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anxiang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杨贽很快就发现,神武军与叛军的换命比例竟达到了一比一,也就是说每杀死一个叛军士卒就要付出一个神武军士卒的性命。这个比例是他绝难承受的,自神武军成军以来,还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按照以往的演练,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就应该根据此时的情形,尽可的选择撤离。

今夜的行动只是偷袭,就算留下一部分人断后,全军撤走,也不会对整场战局有过多的影响。可杨贽却偏偏年轻气盛,认为神武军的第一场败仗绝不能出于自己之手,于是便咬了咬牙催促全军加大突击力度。

与此同时,杨贽把所有的后备力量一股脑的压了上去,只余下自己的百余亲随坠在后面督战。

按照神武军的一贯要求,为将者绝不能在阵前厮杀,第一要务乃是保住性命。倘若一军主将在阵前拼命厮杀,一旦中了流箭,或是不幸毙命,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全军覆没。所以,即便杨贽再心急,也只能老老实实的留在阵后,观察战场,然后传达将令,随时对战场局面做出调整。

一万神武军大概分成了五个方阵,且互为犄角,叛军虽然勇武,但想要将他们彻底堵住也不容易,更别提杀退了。

随着战事的进一步胶着,双方的伤亡也跟着加大。

与杨贽同样心如煎熬的还有尹子琦,虽然成功的遏制住了唐兵的突进势头,然则伤亡代价却太大了,按照这种速度消耗下去,不用等到人都死光,只怕军心士气就有散架的危险。

当世战场上绝对不会出现拼命厮杀到死光最后一个人的情况,因为一旦伤亡超过了三成,军心士气就随时有土崩瓦解的危险。出现这种情况,要么就会有大批的人投降,要么就会四散奔逃,一溃千里。

尹子琦有着十多年的战场经验,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都心中有数,难道真要拼到这个地步吗?

犹豫仅仅维持了一瞬间,今次他率军逆流而上,如果初战失利,对军心士气的打击将是极为严重的。因此,当下这一仗他绝不能输,也输不起。

“传令,调兵一万,由侧翼夹击唐兵!”

以两万五打一万,又是守势,胜率也随之进一步提高。

这就是尹子琦的盘算,今夜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这股夜袭的唐兵击败!

终于,杨贽意识到了危险所在,两军胶着,伤亡相当,一旦叛军突然再派援兵,己方将面临极为危险的境地,甚至有可能全军覆没。一旦两翼也遭到了围攻,全身而退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这时,他不得不开始考虑,如何把人马从胶着的战场上撤出去。

神武军的军阵行动虽慢,但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进可退,由于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完整的阵型,就算向后撤,敌兵也难以将其冲垮。唯一的问题是,如此且战且退,要到何时才能脱离接触呢?

一念及此,杨贽大为懊悔,自己不该一时意气用事,而使一万将士陷于危险之地。

军令下达,神武军开始有序的撤退,身在战阵之后的尹子琦第一时间就发现了唐兵的意图,他的嘴角泛起了一丝得意的冷笑。看来唐兵先一步撑不住了,打算全身而退?真真是做梦。

然则,他很快又发现,唐兵在撤退时居然依旧保持了完整的军阵,虽然速度缓慢,可仍然有着极强的战斗力,追兵冲杀上去就如一头撞在刀枪组成的墙壁上一样。

这可不是尹子琦预想中的情况。现在他所指望的就是从营中调来的援兵,只要那一万人马切断了这股唐兵的后路,就算付出多大的代价也要将这些人统统全歼。

与此同时,杨贽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意识到己方所面临的险境后,他便将自己的亲随卫队摆在了断后的位置上,与之一同留下的还有近两千人的敢死之士。

牵制住叛军之后,杨贽断然下令,所有军阵立即转为纵队,跑步向前全速撤退!

纵使所有人都不愿意留下主将撤退,但神武军中军令如山,将士们也只能咬牙含泪,在后撤的过程中迅速变为纵队,以最快的速度脱离战场。

杨贽的策略很成功,神武军转为纵队的速度极快,这都是训练了不知多少遍的结果,一旦撒开腿以纵队狂奔,除了骑兵,还真没有一支步卒是他们的对手。而且,这是黑夜,骑兵能发挥的作战效果有限,追击撤退的敌军更是难上加难。

叛军的援兵迟迟没能加入战场,杨贽心里始终憋着一口气,他最终还是成了神武军成军以后第一个败军之将。

此时,杨贽早就顾不得什么主将不得擅自厮杀的禁令,手中提着一口陌刀在阵前左冲右突,仗着身侧有百余护卫,当真有遇神杀神,佛挡**的气势,杀到哪里,哪里就是一片人仰马翻。

实际上,他已经存了战死沙场的念头,当了败军之将今后怎么还有面目继续留在军中?一想到即将伴随自己一生的耻辱,便觉痛不欲生。与其窝窝囊囊的苟活一世,不如此时痛痛快快的战死沙场,至少也留下了个为国捐躯的美名。

眼见着神武军变戏法一般的迅速脱离战场,尹子琦却是又气又急,由于他此前过于自信,以为一万五千可以稳稳的立于不败之地,是以营内的军卒并未集中待命,而是分批休息,养精蓄锐。如此一来,兵马调动的速度就更加慢了。军令下达以后,先要点兵集合,然后才能出营作战。

这几步下来,没有个把时辰的光景是不可能的。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