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anxiang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第62章顺治王朝
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南明搞出来无数次党争,导致南明丧失了好几次绝佳的机会。
其实,这倒不是南明独有。大清朝在这方面也有烦恼,这也很容易理解,毕竟大清朝当初为了稳定政权,大量使用了明末遗臣。这帮人当年就是靠党争起家的。
狗行千里要吃屎,狼行千里要吃人。你要指望这帮人消停那是不可能的。
他们憋的了一时,憋不了一辈子。
在多尔衮时代,鉴于多尔衮本人就是个牛人,要想在他眼皮子底下耍花样,那是找死。曾经倒是发生过一起党争的事情:浙江道御史吴达曾经上疏弹劾阉党余孽冯铨、孙之獬等人,给事中许作梅、庄宪祖等纷纷上疏支持吴达,试图挑起党争,结果精明的多尔衮双方各打五十大板,双方闹了个两败俱伤。
大家发现在多尔衮手下搞这些,哪一家都别想捞到好处,所以多尔衮时代,大家是比较安静的。
不过要说多尔衮时代,最大的党争,恰恰就是多尔衮和其他不服多尔衮的势力,其中包含我们熟知的济尔哈朗、豪格等人。
不过由于多尔衮太猛,反对多尔衮,要么挂了(比如豪格),要么只能装孙子(比如济尔哈朗)。
由于多尔衮专权这个事情搞得太典型,前车之鉴,从顺治开始,清朝的各个皇帝就开始总结历史上各朝代的经验,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分化大臣权利,防止出现多尔衮第二,逐步建立了一套非常实用的加强君权的制度,当然最后达到登峰造极地步的是雍正,其标志是军机处的成立。
在顺治朝,福临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要想大权独揽,首先要对八旗制度进行改革。前面已经介绍过八旗制度,相信大家也可以看出,八个旗主的权力实在是不小,一旦他们搞联合,连皇帝都不一定能镇住。顺治显然是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发生的,但是一下子改革,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毕竟你要从别人手里收回权利,即使是皇帝也很容易引起大家的不满。
历史上,从权臣或者功臣手里收回权利,搞出了无数的政治事件,刘邦对韩信、杯酒释兵权等等。说明这个事情的确不太容易处理好。
福临对这个事情,是一步步来的。先是借着清算多尔衮的机会,顺势把正白旗收归囊中的,加上自己亲自掌握的两黄旗,这样顺治就握有三旗。
顺治是个聪明的人,前朝的朱允炆就是血淋淋的例子,他因为收回藩王手里的兵权,最后连皇帝都没得做。其实八旗的议政王同藩王也没什么两样。
既要平稳过渡又要削弱议政王的权利,怎么办呢?
顺治聪明就聪明在这个方面,他也不削议政王的兵权,他把诸王的地位调低,把八旗分为“上三旗”和“下五旗”,他掌管的三旗自然是“上三旗”,其他五旗就是“下五旗”。通过这个方式,顺治小小地削弱了一下议政王的权利。改革,要改而不革才能成功,顺治显然深谙这方面的精髓。
其次,济尔哈朗由于清算多尔衮立下大功,一下子重新控制了军国大权。虽然济尔哈朗对福临可谓是忠心不二,但顺治显然没有被济尔哈朗的忠心冲昏头脑。他很清楚,济尔哈朗代表的是满清贵族保守派的利益,虽然顺治很不喜欢多尔衮这个人,但是不可否认,多尔衮的政策是很好的,相比之下,济尔哈朗就是个老古董,要啥都听济尔哈朗的,那估计就抓瞎了。所以对于济尔哈朗,顺治在地位和经济上给予了很高的待遇,不过权利上,该收回的还是要收回来的,你就好好养老就行了。
再次,顺治取消了亲王管理政务的制度,中央的部长基本上由王以下的满汉大臣充任,直接听命于皇帝。
就这样,通过一些列的运作,年轻的顺治把大权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里,当然,这其中自然少不了“孝庄”太后的指导,这个女人可是个老江湖。
顺治抓了大权之后,根据需要,他对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