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anxiang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第54章刘文秀四川翻船
对于孙可望的情况,顺治皇帝不太熟悉。顺治所接到的情报,就是孔有德把朱由榔赶到了南宁,基本上,全国就只剩下云贵地区(孙可望)、金门(郑成功)和夔东十三家。
这里有必要再介绍一下夔东十三家和郑成功。
所谓夔东十三家,是此时活跃于川、鄂、陕、豫诸省边境的地方游击队,是何腾蛟死了之后,郝摇旗辗转回到川鄂边区。堵胤锡因为战事不顺,1649年在浔州病死。忠贞营就成了爹不疼娘不爱的孩子。李过高一功后来转战广西,李过在广西病死,后来高一功就和李过的儿子李来亨辗转也回到了川鄂边区。
除了这两家实力比较强大的武装部队之外,这个地区还集中了很多其他的地方游击队,势力比较大的总共有十三家,为了对抗比较强大的清军,他们这些山大王实行大联合,占有20多个县,拥兵数万,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夔东十三家。
至于郑成功,此时的郑成功的日子过得比较艰难。郑成功有钱(搞国际贸易,来钱很快,现在的郑成功垄断了国际贸易),有军队(闷声发大财搞了十几万部队,战船上千艘),按理说日子不太难过。
但是问题是,有钱有时候也不一定就好过,比如说,1960年那个时代,你就是有钱,你也买不到米。郑成功就处于这么一个尴尬的地步,占领了金门方便搞国际贸易的郑成功毕竟根据地就这么大,人口就这么多,海上又不能种地,那个时候生产力比较低下,又不能像现在搞个什么渔场。要养这么一大帮军队,军需不是闹着玩的。
为了解决吃饭问题,郑成功经常率领他的船队到沿海各地“打秋风”——也就是抢劫,虽然都是同胞,但是没办法啊,要抗清,就得吃饭啊,没得吃,那也只好对不住了——所以后来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现在扮演的是海盗角色。
问题是,抢了几次,沿海人民也学乖了,更何况,地主家的余粮也经不起抢太多次啊。
郑成功也几次试图扩大地盘,无奈粮饷问题经常得不到保证,清军每次被打了之后,立马调集大军,围剿郑成功,粮食成熟也需要时间,占领的短短几个月压根就等不到粮食成熟就又被清军赶了回去。
最后为了地盘问题,郑成功被逼的向他的族叔郑彩、郑联开刀。郑彩、郑联占据厦门
他这个事情做得还是比较无耻的,在施琅(没错,就是《康熙王朝》里的那位,以后这哥们会有大大露脸的机会)的建议下,他趁着郑彩离开厦门的时机,前往厦门拜访郑联,郑联以为郑成功就是来叙叙旧的,没想到惨遭刺杀身亡。郑彩得知郑联的死讯,这人比较怂,吓得半死,回到厦门就将兵权都交了出来。郑成功又接收了郑彩、郑联大部分的部队,并且实际取得厦门、金门作为根据地。
夔东十三家和郑成功都是局部的抵抗力量。
朱由榔不经打,夔东十三家和郑成功都很小,顺治有理由相信,他很快就能做成多尔衮生前没能干完的事情,统一全国。
顺治是比较重用汉人的,所以在顺治八年(1651年)九月八日,给吴三桂颁发平西王金册金印,派吴三桂独立出征四川,准备经四川平定云贵。
应该说,如果没有孙可望的治理,顺治的乐观是有道理的。
数年时间便把云贵等地的军政事务治理的井井有条的孙可望绝对是实干派——不是以前遇到的只动口不动手的书呆子。
吴三桂后世名气实在大的可以,他也绝对不是浪得虚名,投降清朝之后的他越来越无耻,但他确实很能打。
加上顺治的“知遇之恩”,吴三桂的积极性非常高,很想好好表现。
吴三桂率领几万大军,自保宁(今天四川南部地区)出发,吴三桂无愧于猛将的称号,他不负顺治所望,横扫四川,陆续攻下成都、重庆,把孙可望在四川势力驱逐殆尽。
胜利的消息很快传到顺治那里,顺治自然十分高兴,觉得天下指日可定,他现在肯定没想到,这一天等到死,都没等到。
鉴于清军太过嚣张,孙可望决定给清军一点颜色瞧瞧,派刘文秀率领大军出征。
作为张献忠四个义子之一,刘文秀绝对称得上良将。在随张献忠和孙可望征战的过程中,刘文秀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进云南,第一次平四川,刘文秀立下了赫赫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