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anxiang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废话,你到了,不在小剑镇难道还在首都?”
“废话,你都知道了还问!”
这丫头倒是牙尖嘴利,吴谱难得再与之斗嘴,回信息道:“告诉我具体位置,我去接你,然后去乡下外公家。”
“不用你接我,我自己会去的。”
看着很快发回来的信息,吴谱只能付诸无言的苦笑,他怎就忘了对方是谁。想想,问这些问题着实是傻的可悲。
确定裴娜赴约,吴谱佯装出来的悠闲心情很快变得迫切,只简单地收拾了一个小包,然后他就夺门而出,直奔青石寨。
…………
若有人问青石寨最有名的人户是哪家,十里八乡的人都会在第一时间说出同一个名字——李元年家。
李家晚清时候出过探花,官拜西南提督,正二品的封疆大吏。据说当时李家祖上与李鸿章也是交好过的。那辉煌虽只是昙花一现,可也给李姓人家在青石寨的振兴铺下了极为坚实的基石。
远的暂且不提,便说当代李元年,那是在抗战时期同丁西林、曹禺等大家同期做过学问的,后来更是将全部家财捐献给党,是受过党委主要领导接见过的人物。李元年一生从文,虽从未直接参加过革命,但针砭时弊的文章没有少写,以财物资助革命的大善也未少行。这个花甲的老人一生磊落光明,受人敬重。便是七十年代那么艰难的时期,也从未有人敢对老人的过往做丝毫评断。
由此,李家如今所拥有的地位并不让人难以接受。李元年育有三子一女,秉承老人的意志,皆属从文,未有一人入仕。
也许是出于巧合,李老爷子的三子一女如今全都投身在教育行业,除却李素淑一人之外,其余三子全部在国内知名的大学任教,备受人们尊重。
李家就是这样的书香之家,自晚清发迹至今,除却晚清那位中第的先祖入过仕之外,历代子弟尽数徜徉在文坛,李家积淀的文化底蕴也可见一斑。
李家的大宅子是一幢少有的四合院子,以大青石垒成,经受岁月风霜的洗礼,这幢宅子显得厚重悠远。李家子嗣平日里很少回来,李元年老人与两个堂侄生活在一起。
虽说了79的生日不大行操办,两个堂侄却依旧将大宅院装点的十分喜庆。厚重桃木大门上贴的大寿字显然是出自李元年老人之手,笔锋老辣犀利,犹见大家风采。
几个表哥表姐显然已经早回来了,还没有走进大宅院就能听见嘻嘻哈哈的欢笑声,偶尔能够听见一两声老人的畅笑。也便只有这帮孙儿孙女到来的时候,李元年老人才不至于板着一张脸做出一副冷清模样。
思极外公,越发临近门楣,吴谱的心绪却越发复杂。若说他一生中最佩服的人是谁,无疑是这个一辈子从文却有十足气节的老人。
犹记得当年父亲自杀之后,母亲已经几个舅母掩面痛哭的时候,举家悲恸,老人却在这时候挺着老迈的身躯走到父亲的灵柩前,挥毫书下几个大字——死得其所。然后老人大手一挥:“下葬。”
就是这般,老人将他最疼爱的女婿葬了。无比的决绝。
然后再灵柩抬出灵堂的那个夜里,吴谱偶然间路过灵堂,却听见了一个老迈的声音在低低濯泣:儿啊,你比为父之心犹狠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