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anxiang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佛像前的尘埃扫了又覆,诵经声歇了又来。他低吟佛理,心如止水。
“大师,我终于学会秀鸳鸯了!”
“……”
“大师,我背大悲咒给你听!”
“……”
“寺庙的路我比绸庄还熟呢!”
“……”
“大师……”
“嗯?”
她红衣似火,艳若桃花。
“我要嫁人了。”
……不知何故,佛珠散了一地。
“阿弥陀佛。”
这就是这一次的题目。有没有觉得很眼熟?反正朱子清对这段话太熟悉了。前世出自剑三的一个典故,他看了不下五十遍。虽然前几句话有了小变动,可大体还是差不多的。
没想到穿越到这个世界依然能看到这个故事,真的是太巧合了。如果不是前几句有所变动,他都差点以为遇到‘同行’了。
就是不知道出题人是自己编的,还是从其他地方借鉴的。不过现在不探究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是解题要紧。
这个题其实很47,好破,可以从爱情着手,也可以从身份差异着手,也可以两者兼有。总之这样开放式的命题,破题都不难。难就难在写出水平。
朱子清准备如何破题?他不需要破题。在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他就笑了。前世和‘花和尚’有关的诗词文章有很多,但大家第一时间想起的,必然是仓央嘉措的‘不负如来不负卿’。
这首诗实在是太出名了,只要不是文盲都知道。尤其是最后四句,更是家喻户晓。在看到这个典故的时候,朱子清就觉得这首诗和这个故事简直是绝配。为此他还专门去网上搜索了这首诗的全文。
当时纯粹是闲得无聊,没想到这个世界居然用上了。这还真是意外之喜。想到了搬运的文章,朱子清没有磨蹭,提笔‘唰唰唰’的就写了起来。
美人不是母胎生,应是桃花树长成,
已恨桃花容易落,落花比汝尚多情。
……
……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误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全诗十八行,每行十四个字,共二百五十二个字。以朱子清现在的书写速度也只需要几分钟就写完了。
写完之后,朱子清忍不住再次感慨。仓央嘉措真不愧一代情僧,不愧一代文豪。每每读到这首诗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感触。感叹世事无常,感慨事无完美,叹息选择太让人心碎。
悲春伤秋了好一会,朱子清才看着空空如也的标题,又头疼了。仓央嘉措有一个很坑爹的地方,他的诗词很多都没有标题,就包括这一首。
很多人翻译的时候为了方便,就把最后一句‘不负如来不负卿’当作这首诗的名字。这是文坛一个惯用的手段。古诗词很多都是没有名字的,为了便于记忆一般都会选取诗中最优美的句子当作标题。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最大程度的尊重原作者。而且后人添加的标题都会带着浓重的个人理解,会影响其他人对原作者意图的解读。
可是在读这首诗的时候,朱子清总觉得这样做有些违和。他觉得用这一句诗代表整诗有些片面。当然,并不是说他反对这种方法。大家这样做的目的也只是为了方便,没有其他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