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六八一 南行(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anxiang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他们都是骑兵,可是不折不扣的旱鸭子,有几个会水的?坐过船的也没几个。对于奔流湍急的黄河,心里都是很畏惧。有的人这会儿便是心里暗自埋怨,怎么不早几个月来?趁着黄河结冰,直接就过去了,何必像现在这样费事?

坐船难受也就罢了,但问题是,要是船在河中心翻了可怎么办?在这儿被淹死,那可是冤枉得紧。

不过再怎么害怕也得上船,刘若宰关键时刻也是拿得住,第一个上船渡河。

剩下的,就再也不出什么来了——你再金贵,有兵备道刘大人金贵?

大伙儿依次渡河,而作为押后的,董策和他的队伍是最后才过去的。不少人都是在船上被晃得七荤八素,趴在船边吐得是七荤八素,上了对岸之后脚都软了。董策还好,有儿头晕,但不至于要吐。下船的时候,也只是脚步有些虚浮而已。

当踏上对岸的土地,董策抬头望着高峻的府谷城,感受到脚下的坚实,深深的吐出一口浊气。

由是,终于入陕!

踏上了这片在明末战火纷飞的土地。

……

渡河对士卒们影响不,但如果只是人的话,倒还好些,总归能支撑一下。但问题是,不少战马也都受了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许是因为身体原因,或是受了惊吓。是以队伍在府谷城休养了三日才重新出发。

进入陕西境内,立刻就能感觉出不一样了。

在董策眼中,比之陕西,这里一个是更加荒凉了,第二个则是:整个陕西,似乎已经是变成了一个堡垒林立的世界。

军堡数量极多,而且几乎每个村子,都是一个民堡。大同镇也有民堡,但是普遍是样子货居多,防备不怎么严整,而这里却是不一样。不但围墙修的高大坚固,而且时时刻刻墙上都是有人在巡逻,几乎没有在村外活动的人。他们的戒备心理也非常强,尽管刘若宰这一行人一看就知道是官军,但沿途的村子瞧见他们之后,还是立刻紧闭大门。

不过董策这一路走来,发现陕西的军队,战斗力也就那样,不比山西境内强多少。其实不光是山陕两省,整个大明朝都是这般,军户糜烂,招募的兵员战斗力也是极差。

再了,现在董策等人所在的位置,乃是延绥镇,当初洪承畴巡抚延绥,着实是练出来一支强军,只可惜现在那支在现在的大明朝数一数二的强兵,正跟随着洪承畴在河南,也不知道回到陕西了没有。

三月十八,抵达曲野川之泮的神木,而后沿着曲野川往其上游而去,便是抵达了榆林卫。

按照当初制定的计划,便是由延安府入榆林卫,然后沿着边墙以南的那些军堡,一路向西而行。之所以当初如此规划,是因为考虑到,军堡中毕竟有着为数不少的军丁,依托着,总归是安全一些。而且由此横贯陕西北部,也是比较近。

但是当由延安府进入榆林卫之后,刘若宰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

第一,榆林卫的兵,根本就不足为倚仗。陕西三边这边的财政情况,看来是比大同镇还要差,要么就是将官们侵吞的太厉害,反正一路走来,所见所谓,感觉他们的日子比大同镇的军户还要苦。而相应的,他们的战斗力,只怕比大同镇的那些还要差许多,真指望着遇到危险能靠他们解救?不添乱就算是好事儿了!

第二则是——这路也太难走了。

这是刘若宰忽略的一个因素,他之前从未来过陕西北部,根本就不熟悉这边的情况,真是万万没想到,这里的道路竟然是这般的。和晋北大同盆地那大片大片的广袤平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是黄土高原,而且由于流水成千上万年的侵蚀,导致这里处处都是极深的沟壑沟谷,而道路,基本上就分布在这些沟谷之中。

路不好走,还绕啊绕的平添了许多路程,更重要的则是安全问题。道路所在的河谷中,有许多通往两边的河谷沟壑,里面若是藏上个几百人,则外面根本就看不出来,到时候被人打个措手不及可就惨了。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