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是什么挡住了那只狗?(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anxiang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然而,意外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正当牙医在一旁整理手术器械、准备手术的时候,吉姆·吉尔伯特却已经悄无声息地死了。与她的妈妈不同的是:她并没有心脏病发的迹象。她,死在了自己的阴影里。

每个人的成长中都会有着这样或那样的波澜,一些人在波澜里翻了船,而另一些人则学会了乘风破浪。

一个烈日炎炎的下午,一个汗流浃背的小伙子正拎着两大盒领带,奔走在香港尖沙嘴旅游区的一条服装街上。他已经跑了十几家店铺,却毫无所获。

当他拎着领带盒子走进一家高档洋服店时,老板像见到瘟神一样,恶狠狠地大声吼叫着把他赶了出去。看到自己像乞丐一样遭人呵斥,被人驱赶,百感交集的他不禁流出了眼泪,一阵阵的酸楚涌上他的心头:“这么大的服装街一定有人需要我的领带。”想到这里,他擦去眼角的泪花和额头的汗水,鼓起勇气走进了另一家时装店。

一次又一次地拒绝没有挡住他前进的步伐,锲而不舍的他终于成了海内外知名的领带大王。他就是香港“金利来”集团主席——曾宪梓。

如果看到阴影,请不要害怕,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

习得性无助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我们熟知的一句话,其实被蛇咬过的人害怕的并不是一根打水的绳子,而是被蛇咬过的惨痛经历在他们的心中留下了严重的阴影,使得他们再面对类似情况时经常自己吓自己。这个现象在心理学家看来就是典型的“习得性无助”。

这个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进行动物实验时提出的,指的是动物或人经历了挫折与失败后,再次面临类似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

塞利格曼的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先把一只狗放进一个带有电击装置的笼子里,用一个玻璃板将笼子门堵住,然后给狗施加能够引起痛苦但不会伤害身体的电击。狗在一开始被电击时,拼命挣扎,想逃脱这个笼子,但当它一次次地撞到挡在门口的玻璃板后,它终于屈服了。它不再挣扎,而是蜷伏在笼子里,忍受着电击的折磨,完全放弃了逃跑的企图。

当塞利格曼拿走了挡在笼子门口的玻璃板,再给这只狗以电击时,发现它除了在开始的半分钟惊恐一阵子之外,此后一直卧倒在地接受电击的痛苦,这就是“习得性无助”。随后的很多实验也证明了这种“习得性无助”在人的身上同样会发生。

生活中,我们的许多无助感就是在多次或偶尔一次的令人痛苦的事件中获得的,在自己这样或那样的痛苦中,我们为自己培养了一种叫做心理阴影的东西。这个阴影使得我们前进的道路上多了许多类似于“玻璃板”的阻碍。其实,玻璃板挡住的不是我们走出去的门,而是我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