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孩子懂事了,你该怎么做(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anxiang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1. 警惕!孩子的自我意识

心理观察:点红鼻子实验

1.1 “我”从什么时候开始

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在孩子开口说话后,总是会跟着大人的叫法称呼自己。www.Pinwenba.com

比如说我的小侄子,自从学会说话后就和他爸妈一样叫自己“扬扬”。在小侄子的口中,“扬扬”已经代替了“我”。他会跟他妈妈说:“抱抱扬扬”,会对他爸爸说:“扬扬要吃苹果”,但是从不会说“抱抱我”、“我要吃苹果”。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直到小侄子两岁多才渐渐消失。

其实,儿童会使用代词“我”代表着他有了关于自我的认识,也就是自我意识,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从儿童关于“我”的使用出现的时间来看,儿童的这种自我意识似乎是在2-3岁的时候出现的。

家长们可以观察到,当孩子的自我意识出现之后,他们就会向周围的人申明“我”的存在,他们会说:“这东西是我的!”也渐渐的会违背父母的意见和想法,按自己的想法行事。

可是儿童的自我意识是否真的是从2-3岁开始有的呢?为了验证这个猜想,心理学家们做了一些实验来探索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点红鼻子实验。

1.2 心理实验:镜子里的人

上世纪70年代初,北卡罗来纳州大学有一个叫Beulah Amsterdam的人,他对该问题也很感兴趣,他想知道人类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自我意识的。他借鉴了Gordon Gallup教授做的一些实验。

Gordon Gallup教授因为对动物是否跟人类一样有自我意识很感兴趣,所以做了一些列关于动物的研究。Beulah Amsterdam的实验就是借鉴Gordon Gallup教授的实验方法。这个实验的名称是:点红鼻子实验。

首先就Beulah Amsterdam找了88个各个年龄段的婴儿。但是婴儿毕竟是婴儿,他们不像大人那样可以沟通,愿意配合,很多的孩子都不愿意玩这个“游戏”。所以Beulah Amsterdam最终得到的可靠资料,只是来自其中的16个孩子。

实验其实很简单,首先,不然孩子知道的情况下在婴儿鼻子上点一小红点(可以选择婴儿熟睡的时候进行)。然后把孩子放在镜子前,让孩子的父母指着镜子里的影像问孩子:“那是谁?”,研究人员观察孩子们的反应。

结果Amsterdam发现6-12个月的婴儿,会对镜子里的孩子做出接近的动作,比如微笑、发出声音等。他们完全把镜子里的孩子当成了别的孩子!当做要好好相处的对象或者玩伴。

而13-24个月的婴儿看到自己在镜子里面的样子不再感到特别兴奋,甚至有些孩子看起来有些警惕,还有一些则会偶尔微笑一下并弄出些声音。总体表现为退缩。Beulah Amsterdam认为这种行为表示婴儿这个时候可能已经感到自己存在,表现出自我概念,但是也有可能是面对其他孩子的反应。

20-24个月以后的婴儿看到了镜子里的自己,发现了自己鼻子上的红点,并用手去摸自己鼻子上的红点,想要弄清楚这个红点究竟是什么。这说明婴儿这个时候认识到了镜子里的人是他们自己,自己的鼻子上有红点,所以才会伸手去摸自己的鼻子。

1.3 实验结论:孩子2岁开始有自我意识

Beulah Amsterdam的实验结果验证了大多数人的猜想,得出这样的实验结论。

结论一:婴儿在24个月以后有了自我概念,即从两岁开始个体就开始有自我意识,开始认识到自己的存在的。

1.4 教育策略:正确对待孩子的自我意识

从点红鼻子实验中,家长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

(1)不要再把孩子管太死,给孩子一定的自由。

孩子两岁就开始有自我的认识,开始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不要再把孩子当成一个没有自我想法的个体,让孩子遵循家长的想法走。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很难在孩子2岁的时候完成这种转变。他们大多都认为孩子还小,太多的事情需要自己操心,等他大一点的时候再让他按自己的想法走。

这种想法从某一方面来说也是正确的,孩子的想法确实在很多地方都不如成人考虑的周全。但是从孩子的自我发展来说,他们已经开始学着独立、自我思考。如果父母一味的以自己的想法为标准,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命令走,那么不但会削弱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孩子的自我独立性也会造成不良影响,还有可能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所以在孩子2岁之后,家长就应该多听听孩子的想法,不要管孩子管得太死,让他们自己玩耍,自己思考事情,给他们足够的自我空间。

(2)孩子2岁开始给建立社会关系。

有了自我概念后,孩子就能区分自己与他人,有了社会化的基础,能够建立真正的社会关系。所以在孩子2岁左右时,就要开始让他多与别人相处,建立自己的朋友圈,这有利于孩子学会如何跟人相处,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有极大的好处。

2. 什么时候开始孩子的性别教育

心理观察:性别认识实验

2.1 他们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是男是女

有一次带着小侄子去给他买衣服,在童装店的时候,我选了一件色彩比较鲜亮的上衣给小侄子,小侄子皱着眉头说:“不要,像女人的衣服!”我和店员听了后,当场就乐了。小小孩子,就已经知道什么是女人和男人了吗?

不知道养过孩子的家长是否认真观察过自己的孩子是从几岁的时候开始认识到自己的性别的,开始不愿意玩与自己性别不符的玩具,不愿意穿与自己性别不符的衣服?

这是一个关于儿童自我性别认识的问题,也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假如孩子不能够在成长的过程中产生性别认同,就有可能造成以后在性别认同上出现障碍。

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观察与研究提出儿童在2岁多的时候就开始出现对自身性别的认识,3岁左右就能够识别自己的性别。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心理学家关于此块做的实验研究,同时也为自己寻找一个答案。

2.2 心理实验:男洋娃娃和女洋娃娃

性别认同是指个体对男性化女性化的认识程度,包括个体对自身性别的意识与接受。关于儿童性别发展的研究,在心理学上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它包括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出现,性别认同的发展,对性别差异的认识的研究。

心理学家在研究儿童性别角色的认识的时候一般是通过观察儿童身上出现的一些典型的、带有明显的性别特色的行为活动,如打架、玩洋娃娃、骑马、烧饭等,来确定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还有就是让儿童说出这些带有明显的性别特色的活动中哪一些是适合男孩干的,哪些是适合女孩干的,来辨别儿童对男性行为与女性行为的特点的认识。

心理学家库恩等人在研究儿童性别发展的时候,曾经为考察儿童角色出现的年龄,做过一项非常有趣的实验。实验的被试是一些年幼的儿童,实验中,首先实验者向儿童宣读一些对自己的描述陈述,如“我很强壮”,“我长大后要开飞机”的男性描述;“我很漂亮”,“我长大后要当护士”的女性描述。

同时,实验者给儿童两个洋娃娃,一个是男洋娃娃,另一个是女洋娃娃。然后要儿童从两个洋娃娃中挑出一个适合刚刚对儿童描述中的的自己的洋娃娃给实验者。

结果库恩他们发现,2岁的儿童就能够挑出跟实验者描述中的人相符的洋娃娃。这证明了儿童早在2岁时就已具备了一些性别的固着认识,也进一步证实,婴儿期的儿童已初步形成了一些性别角色知识。

2.3 实验结论:儿童2岁就具备了对性别固着的认知

库恩基于实验结果得出这么一个实验结论:

结论: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些关于性别角色的认识,2岁就具备了对性别固着的认知。

库恩的实验结果验证了他关于儿童性别发现的猜想,为心理学家对儿童的性别角色的发展的研究提供了实验证据,回答了研究人员和孩子父母关于儿童性别发展的问题。

2.4 教育策略:性别教育要适当的早一点

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知道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对性别角色的一些知识和认知,所以在生活中父母对儿童的性别教育也要相应的早一点。

在中国,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性别教育意识不强,关心更多的是孩子的身体是否健康,孩子的学习是否优秀。家长们很少意识到孩子的性别也是需要进行一定的教育的,大部分家长都是任由孩子自由发展。

不过事实上,孩子在2岁的时候就开始形成关于性别的认识,如果在孩子形成关于自己性别的认识的时候,家长还是不分性别的给孩子穿衣服,孩子的玩具也是不分性别,那样就很容易给孩子带来错误的引导,让孩子在性别认识上产生混乱。

当然,因为孩子还会接触外界,从父母以外的地方获得关于性别的信息,所以也不一定会在长大后就会产生性别认同混乱。但是,作为家长,应该杜绝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给孩子正确的引导,让孩子正确认识到自己的性别,认识到性别的差异。比如家长可以让孩子穿符合性别的衣服,玩符合性别的玩具。甚至还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洗澡,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性别。

3. 你的态度影响着你的孩子对性别的认同

心理观察:性别认同实验

3.1 是什么影响着孩子的性别认同

从上面的实验中,我们知道了儿童形成关于性别认识的年龄,但是是什么影响着儿童形成这种性别差异与性别认同呢?作为家长又该为孩子建立正确的性别认同做些什么呢?

有一个案例,父母将生下来的女孩当男孩养,给孩子穿小子的衣服,让孩子学打篮球。结果孩子长大后,虽然知道自己是一个女孩,但是依然我行我素,保持着较强的男孩子气:留着帅气的短发,说话爽朗,行事大方,穿的也非常的中性。到了该结婚的时候,差点没把父母给愁死。

这样的案例不多,所以很难从单独的案例说明问题,但是还是有很多心理学家猜想:儿童性别角色的建立跟父母与家庭离不开关系。因为在儿童早期的时候,儿童的活动场所多以家里为主,接触的人也多以家人为主。只不过因为大多数家庭都是按照孩子的性别给以相应的教育,所以很难找到具体的证据证明这个猜想是否正确。

在这种条件下,我们来看看一个实验,看看孩子的性别角色的形成跟父母的态度是否有关。

3.2 心理实验:“家长”们的态度

在这种观点之下,心理学家西韦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实验的内容是让一些成人与一些婴儿进行交往。其中参加实验的成人都不是父母。

实验者首先把被试随机分为三组,其中第一组被实验者告知将要与他们进行交往的婴儿是男婴;第二组的被试则被实验者告知将要与他们进行交往的是女婴;对于第三组被试,实验者则不告诉他们婴儿的性别。然后让这三组被测成人分别与测试室的婴儿交往,实验者观察记录成人的行为表现。

结果实验者通过观察发现,三组被试与婴儿的交往模式存在很大的差异。第一组的被试与男婴进行交往的时候,会给婴儿一些男孩玩的玩具,说的话题内容也与与一些男性化的东西。第二组被测成人与女婴进行交往时,则会选择给婴儿一些女性的玩具。而第三组的被试,也就是不知道婴儿性别的被试,他们会先根据一些信息对婴儿的性别作出自己特殊的判断,然后按照自己所判别的婴儿性别与之交往。因此西韦认为成人在与婴儿进行交往时,婴儿的性别对交往模式有重要作用。

教育学家通过对这个实验结果的研究认为,儿童早期对性别角色的认识与对自己性别的意识很大一部分来自父母对孩子的性别的认同,即父母对待儿童的态度与行为中所带的性别色彩。比如说,父母会给女孩洋娃娃,给男孩小玩具枪、玩具坦克。还有一个实验能够说明成人对不同性别的儿童采取不同的教养方式与态度。

心理学家给一个1岁多的婴儿穿上一身中性的衣服,遮掩这个婴儿的性别。然后告诉他们找的成人被试(不认识孩子的父母)中的一组,这个孩子是女孩;对被试的另一组则说,这个孩子是男孩。然后要求这两组被试分别陪这个婴儿玩。

结果心理学家发现,第一组被试大多会拿布娃娃给“女孩”玩;第二组被试则会选择拿小玩具枪和小足球给“男孩”玩。

在实验的第二个阶段中,孩子的一个玩具突然发出奇怪声音,孩子吓了一跳,大声哭起来。观察两组被试的行为反应,结果发现:第一组被试连忙去安慰“女孩”,告诉她不要害怕;而第二组被试却不太在意“男孩”的哭泣。从实验者对被试的访谈中了解第二组被试认为男孩子被玩具吓哭,是很没出息的一件事。

3.3 实验结论:家长的态度应孩子的性别而不同

从实验的结果心理学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家长对孩子所采取的态度和行为反应跟孩子的性别有很大的关系,他们会根据孩子的性别给孩子不同的玩具,对孩子的行为采取不同的态度。

3.4 教育策略:孩子应该 “区别对待”

从实验中,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启发:对待不同性别的孩子,家长应该区别对待。因为家长对孩子的性别的认同是让孩子认识到性别角色差异的关键。

家长们因为孩子的性别,给孩子相应的玩具,穿相应的衣服,以相应的态度对待孩子。这样会让孩子对符合自己的东西有一个固着性的认识,直到自己应该玩什么样的玩具,穿什么样的衣服,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方式或者性格。所以孩子的性别角色的建立,跟家长的态度分不开。

生活中大部分家长都能够按照孩子的性别给孩子相应的教育,但是还是有一些家长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他们之中有的是因为孩子的性别跟妻子在怀孕的时候自己所期盼的相反,所以在孩子出生后因为一种补偿心理把孩子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向培养,有的家长则是一种恶趣味,还有的家长是因为意识不够。

但是,这样的做法很容易对孩子性别角色的建立产生不良影响。孩子容易在你的态度之下往另外一个方向发展。而当你想要纠正的时候,将会有很大的困难。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是女孩,就以对待女孩的方式对待她,如果是男孩,就以男孩的方式对待他。

4. 孩子如何看待性别的形成

心理观察:儿童对性别的理解

4.1 性别的形成——孩子的想法

从上文的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儿童成长的环境对他的性别角色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这是心理学家通过实验研究得出的结果。

那么孩子是否知道他们所处的环境对他们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呢?

有一次,爷爷对我那刚上幼儿园的侄儿感叹,要好好珍惜上学的机会,以前很多人都没有机会上学,所以也没有什么大成就。侄儿一脸不在乎,骄傲的说:“哼,我才不会那样,我就算不读书,也会很厉害的!”

从孩子的话中,他们似乎会低估外界对他们的影响,非常的相信个体自身。所以我们可不可以猜想,他们也会低估环境对他们性别形成的影响力?

心理学上就有人对儿童关于生物学因素与环境因素对性别差异的影响展开了一个实验研究。我们现在就来看看那个实验。

4.2 心理实验:岛上的孩子

实验的被试是一群4岁、5岁、8岁、9岁和10岁的儿童。实验开始的时候,实验者给这些孩子讲一个故事,实验的要求是被试对故事的的主人公:名为克里斯或者帕特的10岁儿童作出预测。

实验中,实验者告诉其中一些儿童,克里斯(或者帕特)在生活的隔离的岛上完全由同性别的亲属抚养,即假如克里斯是男孩,那么抚养克里斯的人就全部都是男性。或者对儿童们说克里斯完全是由异性亲属抚养,即假如克里斯是男孩,那么他的抚养者就全部都是女性。

然后实验者让参加实验的儿童对克里斯的行为和想法做出猜想与预测。结果发现9岁以下的儿童都认为,不管克里斯由谁抚养,即不管抚养克里斯的人的性别,作为男孩的克里斯总会表现出男孩有的典型行为与想法,他们认为克里斯有可能会想成为消防队员。而女孩克里斯则会表现出女孩相应的典型表现,认为女孩克里斯可能会想要成为一个护士。

而被试中年龄相对较大的孩子则认为克里斯的行为表象会更受抚养环境的影响,他们认为克里斯的选择不一定只会受到自己的性别的影响,还会受到他或她的抚养者的性别的影响。

4.3 实验结论:年幼的孩子会低估环境对性别的影响

从这个实验的结果中,心理学家得出这样的实验结论:

年幼的孩子会低估环境对性别的影响,高估生物学因素对个体性别差异的影响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不够正确的观点会渐渐的改变。

4.4 教育策略:给孩子提供有利于性别差异发展的环境

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年幼的孩子对于环境的影响力的意识水平较低,他们会低估环境对形成性别差异的作用,所以他们并不会有意识的为自己选择一个有利于自己性别形成的环境。

但是成人知道环境的影响力,所以作为家长,要给孩子提供一定的有利环境,促进孩子性别差异的形成。

5. 孩子对周围事物的概念是怎样的

心理观察:分类实验

5.1 那不是午饭!

一次和朋友约好了去爬山,山不高,说的过分一点就是一个小土坡,但是山上环境很好,于是朋友把自己那对可爱到爆的、还没上小学的双胞胎也带来了。因为爬山消耗体力,怕小孩子饿着,所以刚到11点,我们就带着两个孩子去附近的肯德基吃了午饭。

结果12点多的时候,两个小家伙问他们的妈妈:“妈咪,我们还不吃午饭呀?”感情俩小孩不认为刚才那一顿是午饭!

不知道别的家长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孩子早上非得要喝粥才算早饭,午饭非得在12点吃才算午饭?

在他们的认识里,好像早饭和午饭的概念和我们是不一样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5.2 心理实验:孩子的分类能力

概念化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特征,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是个体成长中的一个重要的模块。个体对世界的认识,对周围事物的思考,以及问题解决都离不开对相关概念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在研究儿童认知、思维等的发展情况的时候,很多心理学家对儿童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探讨。

实验一

1998,有学者通过研究提出,婴儿在他们出生的第一个月后就能够形成概念。但是学者们普遍认为这种概念是建立在事物的表面属性上的,认为个体对概念的行程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

在概念形成与发展的实验研究中经常出现这么一些专业名词,要想理解这些实验,首先我们先要理解这么几个名词。

第一个是表征,从字面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它的意思是:事物表现出来的特征。概念表征是指所形成的事物概念中所包含的事物的那些特征。定义表征指事物的定义性特征,即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主要的、必要的特征。特性表征即事物的一些特殊的特点。

1934年,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设计了一个分类实验,研究了儿童概念的发展。

维果斯基的实验内容是要求儿童们将一些颜色、大小和形状不一样的木块进行分类。

实验前,维果斯基先准备了不同形状、大小、颜色的木块作为实验材料。实验时,维果斯基将这些不同的木块混在一起摆放在被试前面,然后要求儿童对这些混在一起的木块加以分类。

通过观察被试们的分类结果发现,学龄前的儿童的分类比较多变,经常是出现按好几种标准进行分类。比如他们的分类中即会出现按颜色分类的情况,把几个红色的木块分为一类,也会出现按木块的形状进行分类,把三角形的木块摆在一起而不管木块的颜色。

相对而言,6岁和6岁以上的儿童的分类标准很单一,他们一般会选择木块的某个单一特性作为分类的定义特征。比如他们会按照木块的颜色分类,将木块按红色、绿色等一一分类。

维果斯基的关于儿童概念形成与发展的实验研究之后,皮亚杰、布鲁纳和海尔德等对儿童的概念形成与发展进行了类似的研究。进一步验证了维果斯基的研究结果。

实验二

在20世纪60年代,皮亚杰他们以儿童为被试,给儿童呈现一些熟悉的自然事物,如动物玩具,交通工具,家具等,然后让儿童进行分类。结果发现年长的儿童会把动物分为一类,交通工具分为一类,也就是说他们能够按照事物的定义特征给事物进行分类,形成了稳定的、真正的概念。而年幼的儿童,则出现了把猫与椅子分为一类等类似的现象,只因为他们认为猫经常蜷缩在椅子上睡觉。他们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分类的,没有形成真正的概念。

5.3 实验结论:儿童的分类概念形成的较早

维果斯基从自己的实验结果得出关于儿童概念发展的以下结论。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