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投资(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anxiang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这将会是一个响遍全球的名字。”李海顿举起酒杯祝愿道,这是他的心里话。

李海顿回到了奥地利,他准备在林茨建一家生产合金钢和装甲钢板的炼钢厂。

德国只有克虏伯一家装甲板供应商,奥地利也是,也仅有斯柯达旗下的卡尔森钢铁厂能生产装甲钢。这不符合竞争原则,特别是在战争时期,由于装甲钢的短缺可能会造成海军造舰进度的迟缓甚至停工。

建这么一家炼钢厂很可能会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装甲钢板的用途很窄,如果得不到海军方面的保证,很有可能被闲置。

这点李海顿也不能保证销路。

但他想到了它的另一个用途,制造装甲车辆。

因为产量并不是很大,只要每年十几万吨就足够了,所以他准备使用电炉。

在奥地利,有着丰富的水利资源。

另一方面,大规模地修建水电站无疑会让他手下的帝国标准电器公司又找到了一条巨大的销售途径和生财之路。

十九世纪末的整个世界都处于剧烈变革的前夜,到处都动荡不安,旧的制度已经不适应电器和内燃机时代的到来,所谓的“物竞天择”的达尔文法则成了帝国主义国家弱肉强食的最好借口。

另一方面,新兴的帝国需要更广阔的海外市场,而旧的殖民地体系的排他性特征却阻碍着他们的发展。

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美国人提出了“利益均沾”的原则,而德国人则直接向英法发起挑战,与他们展开了殖民地市场的激烈争夺。

作为一个老大的工业帝国,英国人确实显得有些迟暮,它原来那些使用蒸汽作为动力的工厂竞争不过使用电力为主要动力的德国工厂。工厂主们不到万不得已,舍不得淘汰那些老旧的设备,原来的优势反而成了拖累了他们进步的阻碍。

世界很不平静,李海顿就显得很忙。当然并不是忙于维护世界和平,作为一个敬业的军火商人,哪里有战争,哪里肯定会出现他们的身影。

现在他的目光聚焦在了阿比西尼亚,这位犹太国的皇帝孟尼利克二世正忙于同意大利人作战。要知道,这位皇帝的手上足足有20多万军队,而且他手下的那些王公们还有与他差不多的兵力,但是这些士兵里面的一多半还没有步枪。

这可是笔大生意。

于是,以博洛耶维奇为首的,一个来自奥匈帝国的军事顾问团在战争之前就进住了亚的斯亚贝巴。

李海顿才不会在乎意大利人的抗议,他只关心博洛耶维奇能为他带来多少利润。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