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封侯和一些事的后续(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anxiang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要么就是情情爱爱的。

也因此,她们的作品没啥影响力,就连大家族后院家眷都不太吃她们那一套。

不过她们倒是乐此不疲,干劲儿十足。

想想也正常。

以往她们只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呆在家里,那才是真的无聊透顶。

现在至少能出来,能做一些别的事情。

和同时期的其她女人比起来,已经是非常自由了。

陈景恪并没有干涉她们,暂时没有必要。

而且现在她们乐在其中,就算指点了效果也不会好。

先让她们自己折腾去吧,等腻了有别的想法了,再指点一些别的路。

这样她们才会有动力去做。

言归正传。

陈景恪封侯的事情,整整庆祝了五六天,但凡是能来的都来了。

一时间真可谓是门庭若市。

为了让更多人分享自己的喜悦,也是为了积德,福清还在城南平民区摆了三天的流水席。

一般人是不敢这么高调的。

但福清就是这么做了,陈景恪也没有反对。

朝中倒是有人弹劾安平侯府奢侈,不过也没有什么人响应,朱标更是理都没理。

别看陈家这么热闹,陈景恪这个男主人并没有过于参与。

除了第一天露面接待了一下重要人物,后续都是福清在应酬。

他自己则和公布铁道司的人,一起去勘探铁路修建工作。

朱雄英也跟着过来凑热闹,顺便也实地了解一下铁路的修筑流程。

以后这玩意儿也是百年国策,作为君主还是要做到心中有数的。

经过半个多月的勘探,最终划定了一条路线图。

没有沿着伊洛水走,而是北上去了孟津县,直达孟津渡口。

全长约五十里。

“比起沿河修建,减少了一半的路程,且避开了人口稠密区。”

“而且铁路本身也能带动沿途的经济,等这条路修好,从洛阳往北这一段区域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这是陈景恪给出的理由。

老朱和朱元璋都没有什么意见,目前在这方面,他就是唯一的专家。

这路他说怎么修,那就是怎么修。

然后就是招募人手,收集材料之类的。

等到铁路具体修筑的时候,陈景恪反而没有多少发言权了。

他也只是见过这玩意儿,真要说具体怎么修,还不如这些工匠有经验。

事实证明,就算没有他,工匠们也能把铁路修的很好。

而且等铁路开始修建,又一个在意料之中的事情发生了。

建筑工地成了当地的一景。

每天都有许多人过来观看。

尤其是修好的铁路,更是成了当地的景点。

这反而给陈景恪提了醒,让他想起了前世看过的一部国外影片。

具体剧情就不说了,主要是那部片子里说了一个很残酷的现实。

在火车出现的早期,几乎每一个火车司机都撞死过人,而且还不只是撞死一个人。

想想这背后代表的数字,很残酷。

大明必须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回去之后他就建议,在铁路两侧修建栅栏。

禁止人畜进入。

不过为了方便行人,要多留一些路口。

这个提议自然也得到了认同。

虽然迎来了不少抨击,认为这么做会影响百姓生活。

但还是落实了。

栅栏和铁路是一同修建的。

与此同时,大明日报新一期发行,封面就是一辆疾驰的火车图画。

标题也很敢说,吹响新时代的汽笛。

内容没什么可说的,就是详细介绍了火车的工作原理,以及它的作用。

同时还畅想了火车遍布全国的美好未来。

这份报纸,彻底揭开了火车之谜,也让大家对这个新工具充满了期待。

只不过此时的人还没有真正意识到,火车到底意味着什么。

更没有人意识到,他们手中的这一期报纸,在未来将会被捧到何等高的地位。

——

就在大明上下都被火车吸引的时候,边关传来捷报。

晋王朱棡出征斡亦剌大获全胜,阵斩两万余,俘获五万余。

其中包括斡亦剌勋贵以及各种家眷四千余,各种牲畜共计两百余万头。

斡亦剌之主乌格齐,率令残部逃往北海。

本来朱棡想要追击的,但因为临近冬季只能撤兵。

消息传来,京师沸腾,大明周报为此战出了特刊。

火车的事情再也没有人关注了。

很简单,火车或许重要,可比起蒙古的威胁就完全不值一提了。

当然,大家之所以这么高兴,还有个原因就是此战意义非凡。

元朝灭亡之后,蒙古分成三大势力。

鞑靼部(北元)、斡亦剌和兀良哈三卫。

兀良哈三卫又被称之为朵颜三卫,在辽东之战后,就已经融入了大明。

北元这些年被蓝玉、朱棡、朱棣接连打击,已经大残。

现在更是被水泥堡垒策略,给驱赶到了漠北,不敢南下半步。

真正能对大明构成威胁的,也就剩斡亦剌部了。

现在斡亦剌也被朱棡击溃损失惨重,也就意味着威胁中原的草原势力,被正式击败。

虽然不是彻底征服了,但至少可以保证数十年的和平。

放在任何时期,这都是标志性的大事件。

大明万民自然非常的兴奋,各种溢美之词,不要命一般的被加到了朱棡头上。

陈景恪也很兴奋:“如此一来,河西走廊的危险就解除了。”

“明年晋王就可以放心的攻略西域,这实在是个大好消息。”

朱标点点头,说道:“三弟此战确实有些出乎意料,而且他还是正面击溃斡亦剌部,没有采用任何计谋。”

“这对向来自信的蒙古骑兵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朱元璋笑的嘴巴都合不拢了:“何止,大冬天的损失了大部分牛羊牲畜,没有过冬物资。”

“斡亦剌残部逃到北海那种苦寒之地,不知道要冻死饿死多少。”

“反正,数十年内斡亦剌部再也不是威胁了。”

至于数十年后……草原上到处都是堡垒,蒙古早就重回华夏大家庭。

哪还有什么数十年后。

只有朱雄英,有点不太高兴的样子。

仗都被叔叔们打完了,以后我打谁去啊?

尤其是这次三叔是正面击溃斡亦剌骑兵,想想那场面……

哭死啊。

我不要当天子,我要当征北大将军。

其实陈景恪刚开始听说,朱棡竟然正面对决的时候,也很惊讶。

正面对决,就算胜了己方损失也会很大。

明明有更好的战术,朱棡为何要这么做?

比如之前蓝玉、朱棣,包括朱棡自己,北伐都是采用各种战术。

尽可能的避免正面决战,降低己方损失,同时也能增加胜算。

今天他这么做,确实有点一反常态。

等想通了才明白,朱棡不愧是朱棡,用今日的牺牲扫平了民族大融合的最大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