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石崇豪筑金谷园(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anxiang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小小的后花园被绿珠和红萼踩踏了好几天,连小草和花瓣都灌满了她们絮叨不尽的话语。红萼有点腻味了,她邀绿珠到黄河边散散心去。绿珠懂得石崇的心思,若不是他亲自带着,不是面巾遮挡着,他是不会让自己抛头露面的。

对于绿珠的推辞,红萼有点儿不高兴,当然也不便责怪。她一人闷闷不乐,独自悄然往黄河边走去。

走了老半天,还未见到黄河,就听闻了黄河的涛声。那涛声,无休止地敲打着人们的心灵,似乎每个让她撞击过的心,都会不由自主地寻求她的洗涤,寻求她的净化。

看见了,那就是黄河。那天牵马渡河,只顾着听石崇絮絮叨叨的故事,没有认真看一看这条汹涌澎湃的巨龙。当红萼漫步在黄河边时,轻柔的风不停地抚摸着脸颊,拍岸的浪扬起细细的水雾,让她感觉到了一阵阵舒适和清爽。你看,水面上飞的那是什么?白鹭!在西山,在乳泉边常常与之相伴的白鹭。

真是白鹭呢,它们在盘旋着,而且越来越近,最后竟在红萼的头顶不停地绕着圈子。红萼惊诧了:难道真是从西山飞来的信使?

红萼发出了特殊的召唤声,果然,那群白鹭慢慢地,慢慢地飞落到自己身边。红萼向为首的白鹭轻轻招唤,并从它修长的足上取下一张小纸条,只见上面写道:“师太病逝!”

红萼大恸,她视师太为母亲。是她,收留了在外盲目流浪的她;是她,教她习武学艺;是她,明白做人的事理。不想才离别数月,师太竟已仙逝!当即红萼咬破手指,在纸条上写上“即归!”

白鹭远去了,带着红萼的一片哀思。

红萼再无半点心情,她匆匆策马回到洛阳,向绿珠和石崇告辞。绿珠十分纳闷,远隔千里,红萼怎么能得知师太去世的消息呢?红萼悄悄告诉绿珠,是白鹭传的信。

绿珠一听是真的,这才着急起来:“哎呀,你才来几天呀,我们姐妹还没有聊够,耍够呢。”

“师母病逝,不得不归。”

“唉,如此……你是得回去了。红萼姐,办完后事,你可还会回洛阳?”

“傻丫头,你不是要把我嫁给余威吗?”

“你真……真嫁给他,我祝福你们。”

红萼见到石崇,石崇心中却是一番不同的滋味:“你,不愿做‘红芸馆’的女主人么?”

“石将军,还是叫‘瞻溪馆’吧。”

“不,我一定将它命名为‘红芸馆’,让它随时等着你的归来。”

“莫非将军想在‘红芸馆’与我切磋切磋武艺吗?”

“那儿可不是打打杀杀的地方。”

“可是,‘金谷草庐’就曾经是血腥的地方。”

“金谷园不是金谷草庐了,放心,那里只会给你带来欢乐和兴奋。红萼,留下吧。”

“师太仙逝,我一定要去祭拜的。”

“如此……师太百日以后,你就回洛阳,我想那时金谷园也要开园了。”

“石将军,我们随缘吧。”红萼说罢,再也不看石崇,她生怕自己会抑止不住,改变了主意。于是纵身上马,狠策一鞭,箭一般向南飞驰而去。

当绿珠赶出大门,已不见了红萼踪影,她禁不住流下了难过的泪水。石崇轻轻挽着绿珠,回到后花园:“珠儿,别难过,红萼会回来的。”

“说不定……再也见不着红萼姐姐的面了。”

“什么话!珠儿,红萼一定会回来。”

“石将军,你真想在‘红芸馆’留下红萼姐?”

“红萼红萼,如此相悖之名,果然人如其人!珠儿,我觉着你和红萼,几乎就是同一个人。如同人与其水中倒影一样,同时看见两个几乎一模一样却又截然相反的你:一个是小鸟依人的绿珠,倒影却是展翅飞翔的绿珠;一个是抚琴咏歌的绿珠,倒影却是刀光剑影的绿珠。你是那么的娇艳妩媚,她是那么的英姿逼人;如果说你能沉鱼,她亦可落雁。”

“此话怎讲?”

“你在我身边,我拥有一个真实的你;她却在水中,看得见,摸不着。你是那么的温柔、善良;她却是那么的彪悍、豪爽。她是你,却又不是你,都是那么的美,那么的迷人。她似乎是倒影中的绿珠儿,是常人看不见的背面的那个绿珠儿,是我可望而不可及的另一个绿珠儿!”

“真的吗?”绿珠被石崇这一番“奇谈怪论”搞得云里雾里似的,茫茫然看着石崇,喃喃问道。

“真的,珠儿,你就是你,她却是另一个你,一个让人永远也猜不透的另一个你。”

“这就是你想留下她的理由?”

“我也说不清楚。珠儿,我喜欢你,你是我情感寄托的唯一。可我不能欺骗你:红萼,她的确让我着迷。”

绿珠低垂下她美丽的眼睑,真不知心里那股子味道是酸还是甜。

石崇突然一拍脑门:“哎哟,我差点忘了大事。”

原来今日是开科之日,欧阳建与刘舆、刘琨兄弟上朝应试。当时的科举并无“状元、探花、榜眼”之分,中了进仕、举人,便会由刺史或皇帝直接指派为官。石崇正要赶到朝廷询问三人的考试情况,不想欧阳建与刘舆刘琨兄弟已高高兴兴跑进了后花园。欧阳建远远便高声叫道:“小小舅娘,小小舅娘!我们考试回来了。”

石崇笑道:“哈,有了小小舅娘,连我这个小舅也不要了。”

“谁说不要了?我便将小舅当垫脚砖踩进朝廷了。”

“今日廷试如何?”

“高手出招,还用问输赢么?”

“别高兴早了,即便是考得不错,小舅还得用钱帮你们进宫去打点,不然即便是考上了也谋不到好官位。”

“小舅小看人了。我等三人便是立志凭真本事在朝廷谋一席之地,占一把交椅。”

刘琨更是言之凿凿:“恩兄,用钱买来之职位,何价之有?只会折人脊,软人膝也,我等是不屑一顾的。”

绿珠露出了一丝笑容:“呀,不想三位小英才,是这般的有骨气!”

“如此说来,你们真不要小舅管啦?”

“不用,不用,你管了我们也不会领你的情。”

欧阳建却缠着绿珠:“我们想听小小舅娘弹唱《昭君词》,不知小小舅娘肯赏脸否?”

“少年英才想听曲儿,小小舅娘哪有不凑兴之理?”绿珠言罢,吩咐玉儿和洁儿备琴,自己偕同石崇带着那三位小少年,登上了聚芳楼三楼的琴亭。绿珠轻轻焚上一炷熏香,将那真丝汗巾儿拭了拭手,便抚琴唱起了《昭君词》:

我本汉家女,将适单于庭。

辞决未及终,前驱已抗旌……

刘家兄弟听得津津有味,情不自禁地击掌叫好:“好,好!”

绿珠嫣然一笑,继续唱道:

仆御涕流离,辕马悲且鸣。

哀郁伤五内,泣泪沾朱缨。

行行日已远,乃造匈奴城……

此时的绿珠,已完全沉浸在乐曲的高妙意境之中。她知道,都是远离家乡,她,又怎能想与那为国和番的王嫱相提并论呢?自己只不过是十斛珍珠换来上贡给皇帝的礼品,一不小心与上贡者动了真情,才迸发出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刻骨吗?

回忆如雕刀,

双角街边初见石崇那惊鸿一瞥,

桑园中与余威对话时倾慕石崇的真情流露,

病榻前数大哥哥身上的那一道道伤疤,

榕树下唱与大哥哥的那一首首《歌仔调》……

这一刀一刀,可刻进了自己的骨骼深层了呀!

铭心吗?

窗前那一口深深的“齿亲”印记,

越城岭那支救命的雪龙红缨枪,

聚芳楼下含情脉脉飞落的花雨,

聚芳楼上山呼海啸般情欲的放纵……

这一镂一镂,可铭进了自己的内心深处了呀!

他是自己情感上的唯一,不错!自己是他情感上的唯一?一厢情愿而已!她瞟了一眼正痴迷地看着自己的石崇,心中忽然闪现出两个异常模糊的女人身影。不知怎的,那不争气的泪水“扑簌簌”流了下来:

……

朝华不足欢,甘与秋草并。

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

石崇似乎看出了什么,他连忙对三位少年道:“我有话与小小舅娘说,你们先到书房歇息吧。”

三人知趣地告辞,下楼走了。

“珠儿,怎么唱着唱着,唱出心事来了?”

“昭君出塞,是为家为国。我唱着唱着,觉得自己都没脸唱她了。”

“何出此言?”

“绿珠敬慕将军,方才舍家乡,舍亲情,追随将军,愿侍奉将军一辈子。将军乃绿珠情感之唯一,将军亦说绿珠乃将军情感之唯一。可是,在将军眼中,绿珠什么都不是。”

“哪有此事!”

“将军还有两个女人。”

“是的。两个都是我在阳城任上巧遇的精灵:一个是冰,我融化了她;一个是火,她融化了我。”

“我呢?”

“你是女神,造化了我。”

“可是,我再也找不到弹唱昭君的感觉了……”

“珠儿,你听我说……”

任凭石崇何种言语安抚慰藉,绿珠只是静静地呆坐着,不再吐露只言片语。

入夜,绿珠忽然想起,那天她远远看见石崇正与欧阳建说话,她本想开个玩笑,轻手轻脚走近他们,却听石崇叮嘱道:你快去看看她,在东郊门外……可警觉异常的石崇发现了绿珠,他马上岔开了话头。莫非东郊门外就是那两个女人的住所?欧阳建正是石崇与那两个女人的联络人?她知道自己有醋意却没资格享受这份醋意。是好奇心强烈地驱使着她,于是她让玉儿去找欧阳建。

接下来……女扮男装?不错,就这个主意。绿珠在房中细细打扮,然后往镜前一瞧:呀,自己真的变成了一个俊俏的小后生哥!

这时,门外响起了脚步声,是欧阳建来了,他一见男装打扮的绿珠,大吃一惊:“小小舅娘,你怎的学起红萼姐来了?”

“如此装扮,红萼可周游世界,我也可出门兜风了。”

“你让玉儿叫我过来,是想让我带你出门兜风?”

“嘘——你小舅不知你来我这儿吧?”

“小舅回安阳乡侯府去了。”

“如此甚好。你癸卯科试已毕,反正是无所事事,今晚你便带我出去耍耍。”

“哪里耍去?”

“东门城外。”

“呀,你是想去见……”欧阳建突然收住了话头。

绿珠见欧阳建牵出了话头又立即收了回去,便大胆试探道:“都是姐妹,我想见一见她们。”

“这……”

“一个是冰,一个是火。你小舅常提起她们的。”

“小舅对你说过?”

“哟,建儿,姐妹间走往走往,你小舅也是高兴的。而况,枉我平时如此疼惜你、迁就你。如今小小舅娘有事相求,你却拿起搪来。”

“不敢,不敢。坚石陪小小舅娘去就是。”欧阳建却颇为担心,“我们再遇上坏人,咋办?”

“刘琨不是向红萼学了几招保命功夫么?”

“带越石去?”

“这小子灵,遇上个什么麻烦,他也可以应付。”

“那么刘舆……”

“这小子太老实,拙!”

“小小舅娘,与你相比,我们个个都拙。”

“嘴贫!”

于是,欧阳建邀上刘琨,如此这般叮嘱了一番后,避开两个丫环,三人悄悄出了大司马府,径直向东门城外走去。

这,就是绿珠脱离石崇的第一次外出活动。这一次离府,却弄出令石崇痛心疾首,一窜三丈高的大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