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宋很缺钱,李纲真的刚!(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anxiang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倭国缺什么?”

赵桓敏锐的感觉到了机会,白银!

大宋很有钱,但是也很缺钱,坊间缺钱回易流转。

大宋严禁私铸钱币,一经发现就是灭人满门,但是依然挡不住私铸成风。

自从宣和三年,赵佶在江南玩了一把焦土战略之后,江南私铸已经蔚然成风,但是依旧缺钱。

十分的缺钱。

不管是官府还是民间,都在疯狂造钱,铜钱,铜铁钱,甚至铁钱大肆横行于市集。

哪怕是这样,私铸成风的时代,大宋依然缺钱,所以才有了交子这种不符合时代的纸币。

这一切的根源就是大宋的商贸极为发达。

承平百年,武备不振是坏的结果,那么商贸极为繁荣昌盛,就是有利的一面,大宋缺钱太厉害了。

这也是赵佶当初推动各路用钱引时候,为何民间会配合。

他们希望通过依靠国家信用来推动纸币的发展,继而解决缺钱的问题。

但是赵桓却深刻的知道,这是大宋年间,缺钱的事,靠印是不行的,还是得靠锻造。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大宋虽然缺钱缺的厉害,已经影响到了各地的回易,但是依旧不适合纸币的大肆发行。

民众没有那个防伪的意识,朝堂也没有关于通货膨胀的任何观感。

不对,通货膨胀,当初是谁在自己耳边提过一嘴来着?

赵桓陷入了沉思,御驾亲征之前,有人跟自己谈到了物价飞涨民不聊生,那是谁来着?

李纲稍微想了想,脸上露出了了然的神情,笑着说道:“官家,倭国缺的东西简直太多了,从民生到军备都缺,不知道官家要做什么?白银?”

“就是白银。大宋现在需要大额货币来支撑金融交易。”赵桓愣愣的回了一句,马上反应过来,自己这话在李纲听起来,可能有些拗口,他立刻说道:“大宋缺钱已久,而白银在我大宋稀少,可做大宗回易时候的媒介。”

李纲回到道:“官家,白银在我大宋只能存储在国库里,用于每年向北做岁赐。”

“不过官家此次云中路战事顺利,韩世忠在平州,又演了一出关门打狗,金人只能乞和,到现在王禀占着临潢不走,他金人不也是无可奈何?所以,白银流通也是可行。”

“大宋无法将白银作为官家所说的大额货币进行回易,最关键的就是产量不足。我大宋不产银啊。”

李纲理解能力很好,瞬间听懂了这大额货币的含义。

赵桓点了点头,眼中冒着金钱的光芒说道:“但是他倭国产啊!他倭国一穷二白,随便倒腾点什么,就能赚不少钱呢。”

“卖什么给倭国?”李纲已经皱着眉思考起来。

怎么才能正确的将大宋存在倭国的白银取出来呢?

李纲喃喃的说道:“极尽奢华,雍容华贵的奢侈品。琉璃、丝绸、官窑、茶叶,这些倭国上层人喜欢的东西!”

赵桓想了想说道:“还有各种精锻的佛器,再弄点奢华的寺庙的图纸,这些东西,都是好东西啊!”

都是好东西啊!一老一小在文德殿互相笑着。

不管是琉璃,丝绸,官窑的瓷器,都是价值极高的货物,但是这些东西,真的说有用吗?

都是上层人士才能享用的东西,他们如果喜欢,就必须要用白银来换,就会越压迫百姓。

上层人士最容易腐化,这些玩意儿看似没有危害,但是经年累月,那就是积重难返了。

特别是赵桓要给倭国的那种非常宏伟寺庙的图纸,那你说佛像要不要做成金的?你锻造不出好看好用的佛像,是不是要用我大宋的?屋顶是不是用点琉璃瓦?

那樱花下的琉璃瓦在夕阳下熠熠生辉,天皇和皇后踱步在樱花树下,看着天边残阳西下,照耀在恢弘的寺庙中,无数虔诚的信徒,不断的向着寺庙而去。

喔!多么唯美的画面!

奇观啊!奇观误国啊!

赵桓相信倭国皇室,面对来自天朝上国的奢靡文化,村长打架的倭国国主,一定会用最大的力量建设起奇观来。

赵桓忽然想到了什么,笑着说道:“那什么,太宰啊,你找个画家,画风景的那种,画一幅《樱花树下的隆兴寺》,画的一定要美。”

“让人心生向往而迫不得已的那种美。送给倭国的使者,这是一衣带水,友谊的见证。”赵桓对这个一衣带水咬的很重。

就是欺负倭人没文化。

“再画一副《夕阳下的皇宫》,要让倭国有和我大宋回易的强烈需求,然后白银结算。”

“再差人临摹一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让土包子们也见识下什么叫做天朝上国。”

李纲点头,说道:“臣还有一些想法,倭国一直在学习我中原王朝的文化,臣想着请官家准许,倭国人到我大宋学习书法、绘画、乐理,让他们回去去教化倭国。”

赵桓看着李纲,郑重的说道:“有些东西可以学,有些东西不能让他们学。特别是广备攻城作不得任何倭人靠近。”

“即将开办的军校,就不要让倭人知晓好了!”

“臣知道轻重。这都是社稷神器之学,他倭人还不配。”李纲俯首说道。

大宋虽然武德不盛,但是依然是一个讲究华夷之辩的时代,李纲这些读书人连宋武人都看不起。

指望读书人看的起倭人?可能吗?

事实上,倭人一直在派人到大宋,想要学习大宋的文化、经济、军事还有武备锻造等技艺,奈何没人传授给他们。

很大原因是工匠们也不是很看得起蛮夷。

手艺人都是传男不传女的秘学,怎么可能传给外邦人?

所以,李纲提议的倭人到太学就学,那简直是无上的荣誉,就是学回去的是书法、绘画、佛学……

赵佶的瘦金体挺好看的。

赵桓觉得李纲这招比自己还要狠的多。

这是要养一群大治废宅出来吗?

“官家,臣觉得倭人一定会感恩戴德,毕竟教化之功。”李纲笑着说道。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