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anxiang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小四,三月不见,你家中多了好些人?”谢端看到的都是生面孔,余叔去地里了,家里的人他都不认识。
“这两位是我同窗,今日休沐,邀请他们过来玩耍的。”贺宣介绍道。
谢端却不是很给面子,自己的房间要清扫,去正堂坐着等候。
“贺宣,这人是谁啊?”朱宇博好奇的问,一看就不跟贺宣是一家人。
“他是,他是一位兄长,我也不知道今日会突然过来。”
两个小郎本来玩的开心,突然被打扰了,贺宣也不好丢着谢端不管。
朱宇博和周毓风很有眼色的告辞了,贺宣挽留了一会儿,三人约下次有空再一起玩耍。
不好就这么让两位同窗离开,最起码要等汗消下去一些,贺宣把三人早晨摘得野菜还有竹笋都给两人带上,让他们父母也品尝下小郎亲手采摘的果实。
等牛车套好,下人带着两位小郎离去,贺宣才进了正堂。
谢端已经等候多时,知道贺宣送好友离开,没想到自己离开三月,贺宣家里变化这么大。
不仅上了学馆,还折腾出一种新吃食,在县城开了个铺子,看来自己走后贺宣也没空过。
以前空荡荡的正堂,现在放了家具,罗汉榻,四足凳,座椅等等,院子里东西也不少。
谢端这几日坐船坐马车,一路奔波,身体上很是疲乏,自己的屋子收拾要好些时间,打算先去贺宣的房间休息会儿。
推开门,房间里的布局还是之前的样子,就是火床上的木板上移了,变成普通的床。
谢端给母亲送了一张火床后,长公主很高兴儿子的孝心,虽然家中有火墙,不会受冻,但谁不愿意儿女孝顺自己呢?
同样做出了罗汉榻,在底下放个火盆,盖着石灰板。
像谢端这种身份火床用处不大,可是底下伺候的人,没有这么好的取暖条件,找个炉子生火,干活的时候有个火凳休息也很不错了。
谢端在床上闻了闻,床铺还是很干净的,脱掉外袍,就在一边躺下了。
贺宣个人卫生还是不错的,隔几日就去瓮堂沐浴,家里的床单也是半旬一换,要是天气好,还要晒晒被子,杀死螨虫后,有股阳光的味道。
谢端闭上眼睛,没多一会儿就睡着了。
贺宣进来找人的时候,正堂没有,家里到处晃了一圈,才被谢端带来的小厮提醒,二公子在休息。
谢端这次不止带了侍卫,还有小厮,分别叫谢恒,谢华,两人给东厢的房间清扫也是轻手轻脚的,尽量不打扰公子午休,清扫好,把公子的箱笼搬到房间。
两人对贺宣家的环境有很大不满,这床一看就是用木板拼接的,还有些窄小,对比起国公府的大床,真的是哪儿哪儿都差了好些。
还有屋子,虽说还算亮堂,可是只有一间,自家公子在府里光是休息就有好几间房子,更不要说厨房,库房,花园这些了,就算再怎么不挑拣,也不能所有东西都放一间屋子。
谢恒,谢华叹气,只能尽力安排,来之前跟谢管事已经取过经,知道这贺公子跟自家公子关系不错,两人兄弟互称,所以态度还是比较友好的。
询问贺宣,是否有空余的房屋,能安放物品,还有自己下人的居所在何处。
贺宣把庄达和李毅住了几日的西厢房打开,让两人进去。
可是谢恒和谢华怎么都不肯,“贺公子,我家公子住东厢偏房,我二人作为下人怎么可以住西边正房。”
两人坚持主仆有别,不能住的比公子好,贺宣无奈,家里总共七间房,自己哪里还有多的房间分给他们住,谢端之前嫌弃西厢房离厨房太近,也不肯住。
只能等小竹回来商量下,让小竹搬到西厢房,谢华谢恒住东厢偏房,就近照顾他家公子总可以了吧。
贺宣看着侍卫帮着搬运东西,一趟趟下来,偏房焕然一新。
谢恒还说谢管事也来了,不过还在商河县,随船而来的东西要人安排,谢端几人先行一步过来的。
贺宣心想,谢端这是把家搬过来要常住吗?
这一切的疑惑只能等谢端醒来后解答,几个侍卫把东西搬好,就在院子里休息,于大嫂和余有粮没见过这阵仗,手脚都不知道放哪里了,贺宣让余有粮去村里的磨坊磨米粉,在院子里会吵到谢端。
于大嫂把家里的腊肉,大骨头,春笋炖成一锅浓汤,炖好后用钵头装起来,把灶台空出来煮饭,这么些人的饭也不太好做。
贺宣让于大嫂先做下人的饭菜,至于谢端的,就让余婶回来做,长途跋涉不能吃大鱼大肉,晚饭就清淡些,出门饺子进门面,晚上就吃手擀面吧。
谢端是被腊肉炖笋的香味熏醒的,菜色不多,为了让这些侍卫们吃饱,贺宣让于大嫂多炖了些骨头和肉,保证每人都能分到一些。
余婶他们也回来了,正在厨房和面擀面条,今日摘来的荠菜焯水,加些菜油拌一拌,就是一盘鲜亮的小菜。
谢端一起来,厨房的面条就可以下锅了,贺宣在正堂本想着问问情况,不过也不差这一时半刻的了。
“谢三哥,你是水路过来的,几时化冰的?”贺宣好奇的问,想知道京城那边要到几月份才能行船。
“就大寒那时候结的冰,过完年也就化开了。”谢端来的时候还是很冷的,尤其是船上水汽重,要穿厚厚的皮袄才行。
“那不就是你回去那些日子前后,路上没什么事情吧?”贺宣关心道。
“还好吧,就是冷,冷到骨头缝里的那种,穿多少衣服都不管用,要一直烤火才行,不过到了东昌府这边就开始暖和了。”谢端身边有人护卫,自然不可能遇到不长眼的人。
“是啊,这几日气温都上升了,晚上吃手擀面,出门饺子进门面,你多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