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回 登先堪用泼胆人(4)(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anxiang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用此军为先锋,号为八都鲁,取勇猛无畏之意。由犯人组成的刑人部队,并不是草原的特色。即便是中原,在军阀混战的黑暗年代里也经常使用此类招数。或者说汉武帝让一切赘婿、商人和刑徒去边地服役,让他们立功来摆脱贱役的身份,也同样是利用人的免罪心理。

但蒙古人之运用八都鲁,跟汉武征罪犯又有不同。汉武使用刑徒作为步兵,往往装备简陋,补给缺乏。只是作为便宜的劳动力使用而已,在身份上其实与贱民并无区别。

蒙古人运用八都鲁军全然不同,他们给八都鲁配上最好的刀剑,用十多层坚韧的牛皮制成的扎甲两重,在临阵之前,还要以牛炙和美酒大飨士卒。相比起汉武对刑徒作用的轻视,蒙古人似乎更加洞悉将死之人拼命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时所能迸出来的巨大力量。他们用精良的盔甲兵器装备这些死囚,但又不会给他们克制骑兵的利器,一面能够促使他们挥最大的战斗威力,一面又不会让他们心生造反之念。

“敌军八都鲁军约有千余人!当是这一次攻城的主力部队!”杨掞练兵一年,对于兵数多少的估算更加熟练。他大叫道:“去把无前军唤来!”

若说振武的军胆是陷阵军的话,土龙军的军胆就是无前军。杨掞接任土龙军之后,将全军简拔出彪悍勇武、武艺群者五百余人,独立为一营,由自己亲自掌握。依照杨掞的随意的性子,他简直要将这支土龙军的支柱部队随意安插一个摧锋或者踏白的名号了事,可惜这两个军的番号现在都被京湖最精锐的骑兵部队占用着,最后是书囊郑云鸣寻章摘句,从华阳国志中抄来诸葛武侯的番号,为这支精英部队取了无前两个字作为番号,其实武侯的无前军,大抵和无当军一样,是精通弩射的精英弓弩部队,连弩俱之下,无人敢出其前,无人可当其锋,故为无前。其作用,大抵与今日的将射军一样。如今的时代比起三国时代来,强弓硬弩的使用频率直线飞升,就连以前只懂得使用羊角为弓的蛮子们,在掠夺到可以制造弓弩的工匠之后也开始似模似样的使用起硬弩来。中原军队中使用弓弩的部队更加是数不胜数,就在这襄阳城中,以精英射手单独成一军的单位就有六七个之多,这个时候的射手们已经不必假无前之号来突出自己的箭矢犀利了。郑云鸣于是直接施展拿来主义,将这个名号赋给了和陷阵想匹敌的土龙军精锐近战部队。

虽然在地位上,无前军和陷阵军相当。但军中都知道杨统领和王统领在治军一道上可谓是殊途,王登所领陷阵军,以纪律严整,立阵如山,抵死不退而闻名京湖。杨掞带无前军却完全是另外的路子。

他第一件事情要做的,就是让无前军住营中最好的房舍,提供最好的食物。第二件事情就是从京湖各军中挖角武艺最好的教头来给他们当师傅。第三件事情则是制定了一套繁琐的有些过分的奖励操练而惩罚惫懒的措施。

仅此三条而已。在装备上杨掞充分挥了土龙军不拘一格的个性,和振武军严格按照郑云鸣军器标准化的套路不同。土龙军及其所部的无前军在副都统司下的基本装备之外,往往还要添加许多自己的个性化武器和装备。

赖氏夫人曾经闲得无聊给郑云鸣列过一份无前军兵士的武器列表,其武器种类的繁多足以和以五花八门的武器所著名的蒙古部族军相比了。

一名典型的无前军士卒的装备包括有一套用牛皮加强重点部位的铁甲身,以及兜鍪和护腿、披膊、罗圈围腰等,一柄随身的破锋刀或者破阵刀,一个嵌在护臂上的铁团牌。铁团牌虽然异常坚固,刀枪难入,但纯用熟铁为壳,甚为沉重,为了照顾使用者的体力,也不能做的太大。是的铁团牌拿在手上即使遮护住胸腹都不太可能。军中使用铁团牌的方法是将其轮转如飞,拨打射来的飞镝。但这样一来对使用者更是要求臂力过人了。能够善用铁团牌者,合南北两军数十万人马,最多也不过万人。而能够在马上以铁团牌飞舞回旋使得敌军箭矢不得近身的,更是凤毛麟角。举个例子,在蒙古军中号为精锐的张柔部兵中,能在马上善用铁团牌的,不过万户张柔和押军总管那颜也烈拔都儿两人而已。

除此之外,无前军士卒多带一柄棒头上包裹了生铁的白殳棒,这种兵器是遗传自南渡之前的北地骑兵。那时候大宋的骑兵与辽国的铁甲具装和西夏的铁鹞军作战,双方都是铁甲重骑兵,刀矛之类的兵器杀伤威力有限。于是三国的重骑兵不约而同的为自己装备钝器打击器,在辽和夏国为铁骨朵,在南朝则为更加简单有效的殳棒。今日的宋军依然携带殳棒作为打击敌军铁甲骑兵的有效武器。只可惜他们连在北地时候数量不足的骑兵也没有,如今的大宋步兵们只能用殳棒去打击铁骑的马腿,充作聊胜于无的以步制骑的武器罢了。

在此之外,短兵、绳套、铁蒺藜、石灰包,只要能够在战场上挥作用的兵器,无前军从不拒绝。杨掞供应他们的丰厚的军饷使得他们能够自行置办自己想要的装备,郑云鸣甚至于看到在无前军中有钩镶这种相当怪异的古老武器出现。不过这样的军队虽然增加了后勤的难度,却能够充分挥每个士卒的战斗力。在有力教头的严厉督促下,这支小部队的战斗力比起之前成倍的提高。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