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anxiang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万众瞩目,为期数日的投票终于结束了。
结果,令人愤怒!
准备来说,令文官们愤怒。
票数对比,惠王六十二票,吴王八十票。
“怎么可能!”
户部尚书赵勉拍着桌案喝问:“整个京师的文职京官一千六百七十一人,怎么才有六十二票?”
“赵部堂......不是每个官员都有资格投票的,陛下要求四品以上官员......”
吏部堂官小心翼翼地道。
文官主力是六部,看似京官扎堆,大大小小几百号人,实则能投票的少的可怜。
比如户部:有一个尚书,正二品。
左右两个侍郎,正三品。
再往下就是分管各地清吏司的郎中,正五品,有十几个。
下面都是六七八九品,还有更多不入流混饭吃的。
有的官阶是五品,但散阶虚衔是从四品的,也来凑热闹。
结果很打脸,压根不算数,只算官阶。
朱元璋设置四品为门槛,一波断送了文官的优势。
也就说,户部满打满算,四品以上的官员就区区几人!
六部加起来,能有资格参与投票的不到二十人。
通政司有四个,一个正三品通政使,两个左右通正、誊黄右通政,都是正四品。
翰林院光头,最大的学士才正五品,不配投票。
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五寺加起来有十几张票。
还有国子监,顺天府,苑马寺......
其他小衙门,如钦天监,上林苑监,太医院、五城兵马司、京卫武学、僧录司、道录司等等。
他们只能看热闹,连站队都不配!
文官部门握票最多的当属都察院。
四品以上的官职就有六个,且每个官职人员无限制,有的官职只有一个人,有的官职好几个人。
一个都察院握的票数,顶得上大半个六部。
但能投票的,也不多。
都察院之所以很多职位不设置人员上限,是因为都察院的御史经常出差,去全国各地巡视,挂个品级高点的职位,在外指点江山有底气。
但他们人都没在京师,投个锤子票?
沉默了片刻,赵勉像是反应过来,对吏部官员喝道:“吴王那八十票怎么回事?莫不是大风刮来的?”
作弊肯定是没法作弊的,统计权在吏部这。
吴王有这么多票,确实让人费解。
就算所有四品以上文官全都投他,也不一定有八十票。
多余的票哪来的?
谁投的?
吏部尚书詹徽叹了口气:“是京卫投的票。”
京卫?
詹徽沉着脸道:“这次最大的变故是京卫!”
赵勉的脑袋上冒出一个大大的问号:“京卫的武将也算京官?”
没人回答他,因为他们知道,严格来说肯定是算的。
只是大家下意识的把京卫排除在外。
因为驻守京师附近的京卫,是皇帝的亲军十二卫!
那是朱皇帝自己的嫡系!谁也调不动!
五军都督府管不着他们,兵部也管不住他们。
亲军上十二卫,是朱元璋称吴王时设立的侍从亲军,原本是十七卫。
分别为:武德卫、龙骧卫、豹韬卫、飞熊卫、威武卫、广武卫、兴武卫、英武卫、鹰扬卫、骁骑卫、神武卫、雄武卫、凤翔卫、天策卫、振武卫、宣武卫、羽林卫。
到了洪武十五年,设置锦衣卫,重新调整,形成如今的亲军十二卫:
锦衣卫、旗手卫、金吾前卫、金吾后卫、羽林左卫、羽林右卫、府军卫、府军左卫、府军右卫、府军前卫、府军后卫、虎贲左卫。
历史上经常提到大明皇帝的亲军二十六卫,就是在朱元璋十二卫的基础上扩充的。
主要是朱棣造反成功后,把自己燕王府的几个护卫编入亲军。
好圣孙朱瞻基也扩充了一次,此后再无变动。
但朱元璋设置的十二卫,一直被称为“上十二卫”。
努尔哈赤创建八旗制度,学的就是大明的卫所制,搞的“上三旗”也是学的“上十二卫”。
朱元璋的亲军十二卫有多少四品以上武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