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anxiang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叶慕的奏报方式,令李世民和大臣们都耳目一新,都在想着是否采用这种奏报的方式。
这固然是叶慕的奏报,近似于现代企业的汇报工作和方案讲解,使得汇报非常容易令人明白且简洁。
但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古代的奏报方式,很是繁琐。
若是武将还好些,因为武人很大一部分都是只学过兵法,所上奏方式相当于白话。
但文臣就不一样了,之乎者也要扯一大堆。
最有意思的,就是明朝的时候,朱元璋有次看奏折,看了两千多字,才算是看到奏折到底是要上奏什么。
而之前的内容,都是写的问候皇帝或着引经据典,总之东拉西扯,似乎是在靠这个方式表现自己的文采斐然。
这奏章就像是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本就是个粗人的朱元璋也不惯着,之后上朝就在朝堂上把那臣子臭骂了一顿,同时严令禁止奏章这样写。
虽然这个事情是明朝发生的,但实际上在这个时期,也不是没有这样的人。
无论是当朝上报还是上奏疏,非得写的花团锦簇,引经据典,写个大半天才给你说主题是啥。
叶慕说完了,退到了一边。朝中文武思考了一番,发现居然没什么可以补充或者反对的。
那些种子都是叶慕带回来的,而且这第一茬也是人家自己种的,皇帝派去的人,只不过是按照叶慕的指导锄草或者浇水而已,而且最后的成果成绩斐然。
拍马屁的话自然要说给皇帝听,但是实际上都知道是因为叶慕。
他们又都是些文臣武将,武将中一部分人还懂庄稼或者稍微懂些,可文臣就基本都不懂了。
他们在这方面,还真就没什么建设性的意见,只能是听别人说。
所以当李世民听完叶慕的奏报,问了句其他大臣的意见,基本上都是说叶修撰说的详细,没什么补充的,叶修撰说的对,没有什么错漏之类的。
所以今天最重要的两件事之一,就这么简单的结束了。
没有人对新作物的事情有什么可说的,李世民便自主的开始了第二件事。
“诸位爱卿,金科状元叶慕,不但是文采斐然,几次策论也写得极为出彩!”
“那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现在已经是我大唐文人墨客尽所周知的名言了,也是我大唐学子们新的理想之一。”
“如今,叶爱卿又为我大唐带来这等宝物,我大唐之未来,可谓前程似锦啊!”
“诸位爱卿认为,朕应该给个什么封赏,才能嘉奖叶爱卿的功劳啊?”
李世民这话说得笑意满面。古代加官还好说,加爵皇帝也是颇为头疼的。每一个新兴贵族的出现,都会让一块蛋糕再多一个人分享,这也是为什么一直都有削藩了。
皇帝连自家的亲戚都想法设防的要削藩,就别说那些贵族了。什么丹书铁券免死书,历史上就没有机会是有用的,说杀就杀毫不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