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郑成公(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anxiang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www.x630book.com,

鄢陵大战前一年(公元前576年),宋共公去世,宋国陷入内乱,宋左师鱼石、大司寇向为人、少司寇鳞朱、大宰向带、少宰鱼府等5人闹事,被执政大夫华元驱逐,迫不得已逃奔楚国,要求楚共王出兵攻打宋国,助其回国

楚共王还在犹豫之际,不料郑国为了表达自己亲楚决心,主动去攻打宋国,才引发了鄢陵之战,伐宋一事也被束之高阁。

鄢陵之战后,楚国军民萎靡不振,高层也意志消沉。

但凡这种时候,只需一场军事上的胜利,就可以重建楚人的信念,消弭内心的阴霾,恰好这个时候,吴兵来犯。

公元前574年春,舒庸国(今安徽六安市舒城县)决定趁机欺负下吃了败仗的楚国,于是引吴兵围攻楚国巢地,攻打驾、厘(今安徽无为县)、虺(huī)三地,气焰十分嚣张。

落水的凤凰不如鸡,连一个小小的舒庸国都不把楚国放在眼里,让楚令尹子重大怒,亲自领兵出击,大败吴军。

另一方面,楚公子槖(tuó)领兵攻打舒庸国,舒庸军本以为有吴国撑腰,也没设防,结果被公子槖攻破都城,其后,公子槖一不做二不休,对其国君及其宗族大臣屠杀殆尽,舒庸国灭。

后来发生的事情在前面都介绍了,晋国郤氏被夷,陷入内乱;之后晋厉公被杀,晋国内乱加重。与此同时,铩羽已久的楚共王觉得重新挺进中原时机已经成熟,与郑成公组成联军,准备攻打晋的与国——宋国。

公元前573年六月,楚、郑联军从汝阴之地出发,兵分两路,进攻宋国。

一路由楚共王和郑成公亲自率领,抵达宋国曹门,占领了朝郏(今河南夏邑县);一路由楚国子辛和郑国的皇辰率领,入侵城郜,占领了幽丘(今江苏铜山县)。

然后两军合并一路,直抵彭城(今江苏徐州),并将鱼石等人安置在了彭城,留下三百乘战车帮助戍守后,方才撤军。

此战声势浩大、气势如虹,楚、郑联军像两把单刀一样直插中原腹地,攻势凌厉,其他诸侯噤若寒蝉。

鱼氏、向氏、鳞氏源于宋桓公一脉,属宋公族,随时可取代宋平公,在楚共王的安排下,鱼石等驻守的彭城有如一个小宋国一般,随时威胁宋内政安全,让宋平公寝食难安,准备同楚国求和。

宋大夫西鉏(chú)吾劝阻宋平公暂缓行事,他认为楚国高层贪索无厌(“大国无厌”),即使把宋国送给他们,他们也会不满足,现在楚国把鱼石等人安置在彭城,就是准备钻宋国的空子,使得国家离心,他们也会借机获取更多的利益,建议宋平公发兵攻打彭城,并肯定到时候晋国一定会来帮忙。

宋平公听信了西鉏吾的话,命司马老佐、司徒华喜为将,于次月发兵攻打彭城。但是西鉏吾的判断并不准确,晋军不仅没出兵驰援,还使得宋军久攻不下、损兵折将,司马老佐战死。

但楚国还存在另一种情况,西鉏吾确是一针见血的道出了实情,这种情况也使得楚国后来众叛亲离,也是导致楚国中衰的根本原因——腐败。

关于楚国高层内政腐败一事,我查了一下,在《左传》襄公二、三、五年均有记载,右司马公子申和令尹子辛均因受贿被杀,甚至我觉得舒庸国引吴人侵楚,也是受不了楚国高层剥削,从而铤而走险,最终导致灭国。

彭城对于楚国来说,是同东方诸国构兵最直接的地方,地缘优势相当重要,同年十一月,楚共王命令尹子重率军伐宋,以解彭城之围。

宋军已将彭城围困三月有余,眼看就要破城告捷,不料这个时候楚军来犯,宋执政大夫华元不想前功尽弃,马上派人赴晋求救。

此时,晋国的国君晋厉公已死,接替国君位置的是他的侄子——孙周。

孙周,姬姓,名周,为晋襄公少子桓叔捷的儿子惠伯谈的次子,也就是说,是晋厉公最厌恶的公族成员。

还没有继承晋国国君之位的时候,孙周按晋国“不蓄群公子”之国策,一直居住在东周。

孙周少时起就师侍单襄公,聪明伶俐、博闻强识,虽然年幼却颇有贤名,据说其“有争国之望,尝揣窥晋之心”,以至于受到晋厉公的猜忌,后被栾书利用,诬陷郤至,成为晋厉公对郤氏痛下杀手的导火索,可见当时毫无权势的孙周却早已在天下诸侯之中声名鹊起。

虽然晋厉公很不喜欢孙周,但栾书很喜欢,因为晋厉公被弑的时候,孙周还很是一个十四岁的少年。

对于阴险狡诈、手段毒辣的栾书来说,十四岁的孙周不管其身份如何,就是任人摆布的一颗棋子,任你有“争国之望”也好,还是“兼君、相之才”也罢,在我的手里也翻不起一丝浪花。

但这个浪确实翻起来了,还很大。

公元前573年春,栾书派遣荀罃、士鲂到成周迎接孙周回国继位。

对于一个十四岁的孩子来说,孙周所面对的一切是一个连久经宫斗的权臣都无法面对的复杂局面;对于众卿们来说,他也只是一个不懂事的大孩子。

但是孩子也有孩子的好处,那就是初生牛犊不畏虎。

不久,孙周一行进入晋国境内,抵达清源,晋国诸卿大夫在栾书的组织下已在清源行宫恭候多时,以排山倒海的阵势向孙周跪拜示威,场面之大,仿佛在提醒孙周,谁才是晋国真正的领导者。

显然,孙周虽幼,但是不怯场,本来栾书准备安排文武百官给孙周一个下马威的,但孙周硬是将客场变成主场,并借势发表就职演说,阐明自己从没想过回国做国君,既然来了,就是天意,既然我是国君了,我就要自己做主,最后发个申明:“要让我做国君可以,你们得听我的,如果让我当傀儡的话,就另请高明吧!”

一番话让在场的卿大夫们猝不及防,本来是被栾书逼来捧个场子的,没想过还要表态,众人你看我、我看你,不知所措。

栾书也大为恼火,国内公族基本被屠杀殆尽,能想到的也只有孙周和他哥哥好控制一点,他哥哥又是个傻子,连豆子和麦子和麦子也辨别不了,自然不能立为国君,但这个孙周也太机灵古怪了点。

如果栾书知道,他选的这个接班人是春秋时期除了楚庄王最伟大的君主之外,估计就好想一点了,不过目前他也面临其他诸卿大夫所面临的问题——表不表态?

当着群臣的面,栾书也不敢造次,只能隐忍,隐忍是他的本性,从默默无闻到权倾朝野,靠的就是口蜜腹剑般的隐忍,于是栾书再次发挥特长,带头表态,群臣见状,也俯首再拜:“唯君是从!”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