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斯巴族(1/1)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anxiang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www.x630book.com,

原来易苗命令薛绍回来叫亲卫营时,就告诉薛绍,埋伏三百人在山谷两边,如果诱进谷的敌人开始撤退,就用连弩往死里射。刚才到平原支援易苗的亲卫营士兵不到五百人,薛绍也没有过去,留在了这边组织先行撤退下来的士兵。山谷里的战斗进行了半个时辰,所有进谷的南凉骑兵都被射杀。易苗把大腿上的箭拔了出来,上了药。当他把背上的箭壶脱下,看到上面的十几支箭时,感觉自己简直就是草船借箭上的草人,真不知道当时自己是怎么跑回来的。摸着后脑勺上生疼的包,易苗觉得锁子甲还有改进空间。易苗让士兵们用马把道路上的尸体全部拖出山谷,堆放在外面。粗粗一算,敌人的尸体大概有两千两百多人,而马也基本上都死光了。连弩的射速虽快,准头却很难把握,易苗想到白死了那么多马匹,也禁不住一阵可惜。等道路清理畅通,易苗发现鲜血已经渗入了山间的道路,整个山谷都有一股血腥气。

易苗骑上马,带着亲卫营再次向平原的方向前进。走出了山道,平原上的战斗还在继续,但那些矮人士兵似乎体力不济,开始死伤。易苗想了想,吩咐薛绍带三百人回山丘上,砍伐一些枝叶茂盛的灌木,绑在马后拖在地上。一切准备妥当,易苗自己带领五百骑兵先走,吩咐那三百拖着灌木的骑兵间隔很远的排成一排,在后面远远跟随。易苗命令所有骑兵呐喊冲锋,自己也把嗓门放到了最大。

南凉人发现自己派出去的大队人马有去无回,赵国军队又杀回来了,远处灰尘滚滚,不知道来了多少赵国骑兵。南凉骑兵短时间内也不可能灭了眼前的矮人部队,只能选择撤退。易苗命令薛绍带人追出五里地,再返回这里,自己单人独骑的来到矮人的阵前。矮人见到赵国骑兵赶走了南凉骑兵,松了一口气。易苗来到他们阵前,他们的首领也分开众人走到易苗马前。易苗还没说话,一个留着浓密大胡子的首领先鞠了一躬,操着生硬的汉语说道:“斯巴族头领巴彦,谢谢帮手之恩。”巴彦用词虽然古怪,但易苗完全听的懂。易苗下马对着巴彦说:“巴彦头领,你们这是要去哪里?”

巴彦头领似乎对易苗的直接,有点不适应,心想你不该先通报一下姓名吗?但他还是结结巴巴的回答:“赵国去。”易苗明白了他的意思连忙说:“那好,那赶紧把马车架好,速速出发。时间紧迫,咱们等会再聊。”巴彦看易苗神情焦急,也不好细问,就吩咐族人赶紧驾车出发。易苗回身上马,看着忙碌的斯巴族人,这时才注意到他们的车队里居然有一半妇孺。而这些斯巴族的男人们个个都非常强壮,臂膀上的肌肉,棱角分明,犹如钢铁,单手就能轻松把马车架好,站在那里不动,就像一根扎在地里的铁桩。

时间不长,追击出去的薛绍带人回来了,说南凉人跑了,没有交战。易苗让五百骑兵帮斯巴族人赶紧转移,另外三百后面拖着灌木的骑兵继续来回跑动制造灰尘。过了大半个时辰,斯巴族的马车总算全通过了山谷,易苗也松了一口气。易苗命令留下一百骑兵在山谷口断后,一刻钟后再追上大队。他带着薛绍催马超过了斯巴族的马队,远远的走在最前面。

易苗一直疾驰到刚才路过的烽火台下,烽火台上的士兵见到易苗带人去而复返,再次打开烽火台的大门,迎接出来。易苗来到程延行的身前下马,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说:“老程,你派个人,我给你匹马,到梁州城去叫些骑兵带些拉货的马车,到那边谷口去把南凉士兵的尸体都运回梁州。”程延行一头浆糊,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但还是按照易苗的吩咐办了。当斯巴族的马车慢慢悠悠的离烽火台越来越近的时候,程延行不由的问:“将军这是?”

“哦,这些是南凉逃过来的难民。”易苗解释。程延行看过来的都是些马车,还有不少妇孺,也没有再说什么。易苗吩咐亲兵带斯巴人去自己驻扎的大营,就看着车队慢慢通过。突然易苗像是想起了什么,向程延行问道:“老程,你们这个烽火台下暴雨时怎么报信呀?”程延行不好意思的挠着头说:“嘿嘿,下雨天靠骑马,今天天晴,那匹马被放假的兄弟骑走了。”易苗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也明白了为啥烽火台一层要放草料了。

斯巴族人在易苗大营的旁边开始搭建营地,因为人数众多,他们的帐篷数量比易苗大营的帐篷多了好几倍。他们搭帐篷一直搭到了晚上,易苗没有去打扰他们,让他们好好休息。第二天下午,易苗才到斯巴族的营地中找到了族长巴彦。巴彦找了个熟悉汉语的族人做翻译,进行了一次比较顺畅的交流。

通过翻译易苗了解到斯巴族的大致情况。斯巴族是随着第一代南凉皇帝耶律坚迁徙到南凉的,耶律坚死后,他们的族人就开始受到排挤。斯巴族人身材矮小,不能骑马作战,经常受到其他族群的欺辱。他们原来分得的草场并不丰饶,靠养牛羊很难养活族人,所以一直就靠替人打仗来挣些粮食。南凉部族之间的小冲突非常多,战斗也很多,经常参加战斗的斯巴族人丁越来越少。祸不单行,这两年草场水源日渐枯竭,在多次要求南凉朝廷更换草场无果后,斯巴族人决定迁徙。南凉皇帝耶律信对他们私自迁徙大为恼火,一路派兵追杀,直到被易苗救入赵国境内。

易苗听完翻译的讲述,问巴彦:“头领今后有何打算?”。巴彦想了一下说:“先到华阳城,见了赵国皇帝再说”。易苗又问:“你们现在有多少族人。”巴彦回答:“大概不到一万人”。易苗想了一下,告诉巴彦:“赵国朝廷不会允许这么多人马一起前往华阳城,头领带上二三十人去华阳就可以了,其他部族先驻扎在这里。如果头领不着急走,等我办完这里的事,护送你们一起去华阳”。斯巴族一路被追杀,刚刚逃至此地,巴彦也有许多部族的事务需要处理,他想也没想就答应了。易苗回到自己大营,马上写了一封加急奏疏给王君雅,讲述了斯巴族的粗略情况,请示朝廷如何处理。

易苗养了几日伤,王岑一回梁州就亲自到易苗的大营来看他。他乡遇故知,有一番说不完的话,易苗讲了斯巴族的事,那两千多的南凉骑兵的战功算是送给王岑的见面礼了。王岑很高兴,赵国的将领从来不怕事,在这些缓冲地带赵国历来和南凉冲突不断。战功暂且不说,这次一下子干掉这么多敌人,估计南凉也会安生一阵了。在梁州盘桓了几日,易苗大腿上的伤已经完全好了。巴彦本来已经定好了去华阳城的出发日期,可还没等到出发的日子,王君雅的文书却先到了。文书一共两份,易苗一份,巴彦一份。给巴彦的那份文书,全是外交辞令,大意就是赵国可以接纳斯巴族人成为赵国子民,但赵国朝廷不会出钱安置斯巴族人。斯巴族可以在赵国拥有合法土地自行居住,要服从赵国的管制。给易苗的那份文书王君雅表达的比较清楚,朝中对斯巴族的处置争论很大,有人担心斯巴族是南凉奸细,收留斯巴族人是养虎为患,也有人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应该收留,朝廷最后做出折中的决定,让他们自行决定去留。作为此事的当事人,斯巴族人是去是留,易苗都要全程监视,不要闹出乱子。

易苗把朝廷的文书交给了巴彦,巴彦听过翻译后的内容,半天没有说话。对斯巴族来说现在回南凉是不可能了。去陈国那是找死,估计南凉发个文书陈国就能把他们全绑了送回南凉。如果去北凉,要穿越一片大戈壁,族里的给养不知道是否还能支撑到那里。即使到了那里,还要看北凉能否接纳他们。如果北凉不接纳他们,那斯巴族就陷入了绝境。

易苗见巴彦陷入了沉思,脸色很不好看,就在一旁默默不语,心里做着盘算。一炷香时间过后,易苗笑着对巴彦说:“头领可以在赵国买片草场,然后定居下来。我可以帮你办理。”巴彦苦笑着摇了摇头说:“斯巴族历来生活艰苦,一直为生存在发愁,哪里有银两购买土地”。南凉的部落首领做成这样还真不如陈国的县官。易苗皱眉说:“我是颖城军团长,来这里是为了访友,既然救了你们,那就是有缘。现在你们有难,那我给你个提议,是否答应,你们可以慢慢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