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榆木疙瘩(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anxiang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北大街是京城里的老街了。

对本朝而言,临安城是旧都,这里是迁都后的新京城,但往前推去,这座城池曾是一些旧王朝的都城。

建城早,发展也久。

哪怕本朝建都临安城,在先帝爷迁都之前,这儿也没有没落。

临安在江南,这里是北方。

一南一北,各自繁华。

待迁都之后,这里“重新”成为了京城,越发蒸蒸日上。

而这北大街,顾名思义,是城中居北。

几百年前就有了这条街,从这头走到那头,便是脚程快的,也得走上两三刻钟。

也正是因为它历史久,两边的铺面被塞得满满当当,待临安随着北上的“大户”想挤进来时,就腾不出地方了。

价高、楼又相对旧,最初老人和新客还你来我往切磋了过,后来,那些大户干脆另辟蹊径,把与北大街平行的隔壁街给盘活了。

不过两三年,新的金楼、当铺、成衣铺子、胭脂香露店在边上一家一家开出来。

北大街这儿最初还不当一回事儿,渐渐的,他们的生意就全被抢走了。

因为,城中的公候伯府、一二品大员,他们都是从临安来的。

他们的喜好、眼光还是以前在南边的那一套,跟着他们入京开铺子、拓生意的,原就是临安城里数一数二、他们以前就采买惯了的。

有贵人们捧场,京城里的有钱人也愿意试一试,也算是与贵人们结交的一种方式。

如此又过了几年,隔壁的那条街,成了京城北侧生意最是繁华的地方,真正取代了北大街。

北大街的老铺子们为了生存,有不少瞧准了时机,把店子开去了隔壁,有些反应慢的,就留了下来。

迁都至今,已经过了几十年了,南北的习惯、爱好逐渐融合,贵人们也不再事事以江南的那一套为先,但北大街的沉寂却无法逆转。

可它也走出了一条新的路子。

大街两侧,不再是大金楼、大当铺,而是戏班子、小茶楼、旧书铺子,比起那侧的繁华,这里更接地气。

温宴站在窗边,看着底下的街道。

刚才过来时,她透过帘子,甚至看到过一家卖关外香料的小铺面。

还有几家灯火通明,温宴问过霍以骁,那几家是小赌坊。

这条街上五脏俱全,但它不像是皖阳郡主会来的地方。

皖阳郡主毕竟是郡主。

这条街上也有斗鸡斗蛐蛐的小馆子,真要去查,怕是能找出七八家来。

出入的都是有些闲钱的百姓,或是家境极普通的小官小吏人家子弟。

郡主想斗鸡斗蛐蛐,毫无疑问,她会去将军坊。

那里才是贵人们聚集的地方。

跟了郡主几天的人也证实,皖阳前几天去了。

再说看戏。

京城里的戏馆、戏班子也能分个三六九等。

名气更大些的,隔壁那条街上就有。

前世温宴去过那儿,整个戏馆搭得很是出众,戏台、雅间、大堂就不说了,还有园子游廊,戏班子曾经入宫唱过戏,风头盛着呢。

祥得坊与之相比,只胜在“悠久”上。

老字号了,能叫得出名字,要说这地方有多好,戏唱得又有多好,那还真不见得。

皖阳郡主却偏偏来了这里。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