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anxiang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你说陶氏虽表面巴结我,暗地里却笑话我厚颜无耻?”张氏一双眉头扬成了个大八字,爱搭不理的态度也终于有了变化。
“那时候我在太子府,也得了一段儿的宠幸,虽然陶氏靠着讨好太子妃有协佐内务的权力,我还能收买几个耳目为我办事,这话是那耳目探得,陶氏有回是和她身边的心腹婢女淑绢嘀咕,说七娘你……”
“支支吾吾干什么?还不快给我说清楚!”
“说七娘你厚颜无耻,甄家根本看不上七娘,甄六郎更是对七娘深恶厌绝,七娘却纠缠着非要嫁给甄六郎,可笑的是还自以为与公主郡主一般尊贵,又愚蠢,两三句好话一听,得了件破嫁衣,就把陶氏她当作知交好友了,更可笑的是七娘还毫无自知之明,反对陶氏指指点点,让她不用搭理太子妃,横竖有圣慈太后撑腰呢。”张氏硬着头皮说完了这番话,果然便见张七娘操起茶盏就往地上摔,她浑身一个激零,闭眼侧身一躲。
张氏还记得自己的确告诫过陶氏,让她切莫一山看着一山高,也说过沈皇后和六皇子谁也不是陶氏靠山的话,强调陶氏唯只有对圣慈太后言听计从一条路。
“这话你从前怎么不跟我说?”张氏又问。
“那时妾身可没有凭证,便是告诉了太后及七娘,只要淑绢不作证,妾身岂不反而会被陶氏反咬一口?可妾身一时糊涂差点连累了太后娘娘惹出祸事来,这些时日琢磨了又琢磨,就有些怀疑莫不是中了陶氏的圈套?为了证实这点,请家中长辈想了不少办法,才打听出淑绢竟然和陶氏已经反目,多得太子殿下庇护,没遭陶氏算计,而今已经改名换姓嫁了个普通人家,七娘若是不信,大可向淑绢求证。”
张氏也自然是要求证的。
而她也自然能够轻易找到淑绢。
“设计乔氏的事确然是陶才人的主意,打算的是一石二鸟陶才人自己又能完全不担风险,与废妃江氏的同谋接头人正是妾身,这件事,妾身已经如实告诉太子殿下了,单凭这一件殿下都不会再容陶才人,就更别说……陶才人还打算利用圣慈太后替她争取母仪天下之位!”
张氏目光闪烁。
宫里圣德太后强压圣慈太后一头,宫外宁国公府也一直强压曹国公府一头,而东宫位定,在曹公府看来横竖是再无悬念了,他们着眼长远,的确不希望太子妃日后母仪天下,东宫嫡长子顺理成章再次被定为继位的皇储,所以圣慈太后才将陶氏接去寿康宫,如果陶氏生子,圣慈太后再提出将陶氏之子留在寿康宫教养,日后才有希望占得上风,曹国公府到那时,才能称为真正的尊荣无限。
陶氏的计划,是获得张太后默许,而张氏可谓就是那个搭桥人。
“但陶才人的想法,从来都是过河拆桥!她已经布局暗害太子妃母子性命,当得张娘娘支持母仪天下后,怎会让长子受教于寿康宫?才人说过国戚唯有陶姓一门理应再无外姓,秦、陶二姓之下,皆为臣子奴仆。”
“好个贱人,竟敢口出狂言如此跋扈!!!”张氏终于忍无可忍了。
立马就回了娘家商量诸位亲长,把陶
氏恨得咬牙切齿恨不能立时五马分尸才好,曹国公也是怒火焚胸:“我说这一段儿,怎么姓陶的上蹿下跳可劲的在笼络人心,手都伸到我曹国公府门中来了,哈,原来他家女儿竟然有这样的野心!”
“祖父当立即告之姑祖母,不能养虎为患!”张氏道。
“这事虽让人气恼,不过陶氏毕竟将要临盆,这个时候,太子殿下怕也不会让陶氏出现任何闪失,再者讲,陶氏若是在寿康宫出事……真难保圣德太后会否借题发挥啊。”张氏的亲爹张由鹄问过了幕僚的意见,按抚一家老老小小的怒火。
“这事在你看来究竟应当如何?”曹国公还是听得进儿子们的劝言的。
“殿下既已不容陶氏,咱们应当与殿下商量个对策,听凭殿下决断的话……总归娘娘和咱们都不至于受到牵连。”张由鹄完全是把僚客的主张一字不漏照搬。
曹国公抬脚便走。
太子现已正式迁居慈庆宫,故而倒也不用宫里宫外两头跑,而今弘复帝已经将多半的政务移交太子处断,慈庆宫不乏接踵而至的官员,曹国公等了足有一个时辰,太子才抽出空闲见他。
听曹国公赌咒发誓一番,太子才凉凉说到:“这么说来,阴谋诡计都是陶氏在那儿一厢情愿?张公是直到今日才明白再次被陶氏利用了?”
“太后娘娘是担心与殿下从来不曾亲近过,祖孙之间因为小人居中离间越发疏远,本有想法接了皇孙殿下去寿康宫教养一段儿,可也想到殿下必定重视嫡长子,且太子妃的才德,也足够教养皇孙殿下成材。又兼……陶氏花言巧语,偏说在太子府存在被人暗算之忧,难以安心养胎,娘娘以保全皇嗣血脉为重,才决定让陶氏在寿康宫产子,当然……陶氏既说了愿意让她的子女承欢太后娘娘膝下的话,娘娘更感欣慰,可不曾有别的念头啊……说句大实话,陶氏生子生女尚且未知呢,娘娘哪能想到这么长远。”
生子生女的确未知,但这和想没想如此长远可并不存在因果关联,太子当然不会相信曹国公的辩解,不过,他当然会“接受”辩解。
于是曹国公夫人第二日就去了一趟寿康宫。
陶芳林已经将近临产,这时候自然不会仍与圣慈太后寸步不离,且听说来者是曹国公夫人,就更不觉有去“监看”的必要了,此时,她正靠在炕床上,半闭着眼养神。
苦心设置的珍珑杀局,竟然仍未将春归置之死地,不甘倒是其次,陶芳林更在意的是这局杀着究竟是怎么被化解于无形?
心里存在无数狐疑,却又不能露出端倪,就更不说直接询问圣慈太后了。
但陶芳林却并不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