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五章 八苦(1/1)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anxiang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多年之后,二妞再次回到那咸都城中,原本昔日只有九岁的女孩现在已经一副中年模样,而女主人已经不知所踪,她的身边则多了一儿一女。

再次回到咸都城中,二妞第一时间便回去了当年那个粮铺所在地,不过据当地的人说,当年咸都发生了一场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近一多半的房屋都彻底化为了灰烬,在那场浩劫当中,死去的人更是不知其数。不过也多亏了那场大火,蔓延咸都大半的瘟疫一夜间彻底的消失不见,(其实是那些得了瘟疫的人大部分都被烧死了......),才使得后来幸存下来的人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当年的粮铺现在已经被一座普通的宅院所取代,院外面是修建的整整齐齐的巷子。二妞用尽了所有办法,才将这座院子盘了下来。一方面是因为她的至亲就是在这里度过的最后的时间,而这里也是她无法割舍的记忆之地,所以这次回来,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将这块地方收回来,所以她才会不远万里的长途跋涉,带着当年一起离开的小孩子,也就是那个当年自己拼死救下的小男孩,一起回来找寻他父亲的痕迹。至于那个小女孩,正是她在路上所收养的一个孤儿,因为看着可怜,而且和自己命运相仿,心中的怜悯之情使得她最终收养了那个小孩,最终三人以母子相称。

瞬间一晃,已然过去了无数岁月,二妞再不复原先的青春貌美,因为脸上疤痕的原因,她最终也没有嫁出去。之前倒是有几个说媒的人,但是对方全都是些条件极差的光棍,二妞便慢慢的彻底绝了嫁人的念头。一心养育自己的两个孩子。

二妞还记得当年在路上所遇到的那些个强盗还有那个神秘的黑衣人,每当想起这个,她就不自觉的摸了摸自己的脸,原先因为这道伤疤。二妞着实难过了很久,并且一度想要轻生,好在几次都被女主人救了下来,久而久之,慢慢的二妞也就看开了。慢慢的二妞也终于意识到当年那一劫其实并不算是坏事,因为若是自己没有为那个黑衣人挡那一刀,或许那强盗头子不去偷袭那个黑衣人。黑衣人也根本不会出手。最终的结果,便是自己根本就活不到现在,早就成了那些人度过饥荒的粮食了。自己最后虽然被毁了容,却是因此活了下来,这买卖其实并不亏。

其实二妞根本不知道的却是,自己当年若是真的死了,那就是彻彻底底的魂飞魄散,要不是那黑衣人暗中帮忙,又有那倒霉的强盗头子手中的疗伤神药,恐怕现在的二妞所谓的转世仙体就要真正的消失不见了。

人的一生。本就是充满了酸甜苦辣咸各种味道,佛曰:人生八苦,众生又如何躲得过去。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

生之苦,十月胎狱,为外界的寒冷炙热所刺激,婴儿出生后的哇哇大哭,不正是为这生之苦所做的最全面的阐释。

老苦,韩愈祭十二郎文云:“吾年未四十,而视忙忙,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老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自生下之后,每个人都在朝着这个方向慢慢前进,转眼间,几十年一晃而过,正所谓:“公道人间惟白发,贵人头上不会饶”一般人在苦苦奔波了数十年之后,除了落下一生病痛之外,更是对于时间流逝的痛苦感受,但是即便如此,谁又能够逃脱、病苦,死苦更不用说。

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皆是人间苦楚之时

所以说若是将人在这世上所走的一遭看作是最为艰苦的修行也绝对说的过去,越是修行的时间长久,心中所得就会越多。

在二妞这一生中,生苦自然经受过,病苦如她脸上的伤痕,更是无法言说,一个女子,正在清楚年少之时,遭此大劫,悲伤几何。年少之时正当应该享受青春之际,却是无奈的陷入长久的痛苦之中,等到韶华已逝之时,已经过了自己最好的时光。爱别离之苦更是感知深受,年幼之时,与自己至亲之人生离死别,迫于形势又远走他方,,其所受的痛苦是如此深重。

而所谓的五阴炽盛苦中的五阴,即是五蕴,五阴集聚成身,如火炽燃,前七苦皆由此生。

色阴炽盛,四大不调,而有疾病之苦。受阴炽盛,领纳分别,使诸苦转本加极:想阴炽盛,想相追求,而有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诸苦。行阴炽盛,起造诸业,又为后来得报之因,且因行而迁流不停,而有老衰之苦。识阴炽盛,起惑造业,三世流转,而有生死之苦。

阴是“遮盖的意思。色、受、想、行、识五种事物,遮盖了人的本性,使得人的心里迷惑而不清明,从而衍生出各种业障。所以色、受、想、行、识,就称之为“五阴”。有了这五阴,那佛家所讲的贪、瞋、痴,就牢牢的以这五阴为本,像是干柴烈火相遇一般,称之为“五阴炽盛”。

二妞的一生,充满了各种的别人一辈子都无法遇到的事情,虽说是转世仙体,但是却没有留下半点的福荫。反而倒像是还前世所未受过的债一般,各种悲苦,各种劫难接踵而来,但是却总能在最危急的时候化险为夷,最后虽然留下了不少的遗憾,却终归是平安的撑到了现在。这便是那些前世兵解之人所需要面对的独有劫难。

而在二妞的此世之中,能够遇到小和尚,或许便是她那赎罪一般的人生中最美好的事情,所以二妞的心中其实一直都在惦念当年的小和尚的,但是时过境迁,一晃多年,当年的魏县中的七宝寺还是那个七宝寺,只不过和尚换了不知道几批,当年的咸都还是那个咸都,只不过其中的人和景色,也一并的全部都换过了。